被俄罗斯奥运队寄予夺金厚望的瓦利耶娃没能完成重任,北京冬奥会女单自由滑中,在她熟悉的《波莱罗舞曲》伴奏中,这名15岁的花滑天才在高难度跳跃中一反常态地失误不断,跌跤和踉跄一个接着一个,最终以苦涩的泪水为整段节目画上句点。
特鲁索娃再次落榜,千金K宝将被召见,中国花滑天才迎来最佳时机,特鲁索娃在北京冬奥没能登上领奖台,当场崩溃大哭,虽然现在情绪已经恢复,但是冬奥冠军的心结应该还是没有消散,4月份的第一场冰演她就没有参加,作为三娃中唯一一个没有冠军的人,心中不免有点失落,但就实力来说确实比千金和K宝差一点,毕竟花滑不是一个纯PK技术的运动,它需要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来提升观赏性,所以技术和艺术表演力缺一不可,但是这两点在特鲁索娃的身上有些不均衡。
不得不说,富有创造力的中国网友们给运动员们起的昵称不仅结合了运动员本身的特点,还十分符合国人的语言习惯,又上口又好记的小外号让更多人记住了这些赛场上的优秀运动员们,同时也把北京冬奥会演变成了一场跨文化的“文字游戏”。
俄罗斯的花滑项目成绩很出色,比如在2年前的北京冬奥会上,瓦利耶娃、特鲁索娃与谢尔巴科娃,这3名选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网友们也将她们称作“俄罗斯三套娃”,如今过了2年的时间,俄罗斯三套娃的现状如何呢?
2 月 17 日晚举行的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备受关注——号称俄罗斯 “ 三套娃 ” 的卡米拉 · 瓦利耶娃、安娜 · 谢尔巴科娃、亚历山德拉 · 特鲁索娃,以 “ 普通人肉眼几乎难以分辨 ” 的 “ 绝杀技 ” —— 3 人一共完成了 7 种、9 个四周跳与四周跳加连跳,以技术难度的 “ 绝对统治 ” 对其他选手造成 “ 降维打击 ”,被网友调侃 “ 裁判的计算器咔咔冒火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