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史安琪近年来,部分不良商家将“黑手”伸向老年群体,通过夸大宣传、优惠引诱等手段,将普通产品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致使不少老年人耗尽积蓄购买无效保健品。此类骗局不仅掏空老人“钱袋子”,更可能因延误正规治疗导致健康危机,引发社会广泛担忧。
这家位于山东济宁梁山县的“废品回收”企业,通过“打通上市公司关系”非法获取自由点、麦酷酷、嫚熙、中亿孕婴等品牌的残次品,在无任何消毒设备的仓库中,工人仅凭敲打、塞袋等原始工序完成一次性内衣内裤等产品的二次包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磊您是否因为商家的虚假承诺而愤怒? 您是否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感到无助?您是否因为售后服务推诿而心力交瘁?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推动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元点短剧版权投资”宣传材料。其中称,花费200元购买一部短剧版权后,每部剧每天可获得0.5%-2%的收益,每个用户可最多购买25部短剧的版权,并称“一次投资,循环买剧,永久收益”。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多起事件:翻新卫生巾、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啄木鸟维修平台乱收费、保水虾仁等。对此,已有多家涉事品牌陆续回应。浪莎:正在调查报道截图(图源:央视财经)晚会当中,曝光了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的问题。
315消费者权益日,被曝光的各大品牌已经在网络上沦陷。随着315晚会的结束,被点名曝光的涉事企业也瞬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各家回应表现不一,有的积极回应在整改、在处理,也有的依旧不承认违规。就让我们来看看榜上有名的企业是如何应对这次被曝光问题:1.
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诸多侵犯消费者权利的行业乱象,涉及翻新卫生巾流入网店、不灭菌的一次性内裤、家电维修的收费玄机、保水虾仁磷酸盐超标、电子签借钱借高利贷、偷信息的获客“黑洞”、AI机器人骚扰电话、手机抽奖新套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