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爆发、彩色喷泉……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儿童科学实验玩具,发现不少产品覆盖了幼儿园至六年级不同年龄段,便宜的数十元,贵的数百元。然而,火热的生意背后,相关产品也暗含风险,比如在一些实验玩具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化学物质,对其安全风险、使用注意事项等,店家以及商品包装都没有任何提示。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使用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内含明矾、硼砂等化学材料……消失的红色、膨胀肚皮、长尖牙的盐、沸腾熔岩灯……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s的缩写,强调跨学科能力)玩具热潮兴起,不仅被一些幼儿园、小学、课外科学
不少粑粑麻麻们给自家宝贝购买玩具时,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外观、价格以及好不好玩等因素,往往容易忽略玩具的安全性。港真,这种“坏习惯”得改哦!不注意细节,宝贝可能会受伤的。这不,最新风险监测结果显示,深受孩子喜爱的旋转玩具,有的自带“暗器”,可能割破小孩皮肤、甚至扎伤眼睛。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发展信息处理技能,是提供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对于玩具的选择变得十分重要。比如面向低年龄段的孩子的玩具注重于锻炼手眼协调、色彩认知、形状观察等能力,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则更需要在逻辑思维、社交意识、空间想像力等方面的发展...
原标题:化学实验教具当玩具 暗藏隐患(图)天津日报记者 韩爱青文并摄隔空灭火、彩虹喷泉、人造雪、瓶子吹气球……一些商家将化学实验教具当成玩具销售,销量居高不下。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打着“科学”旗号的玩具其实并不“科学”,其中一些化学物质使用不当会影响儿童的健康。
“激发创造”“玩转科学”“让孩子从小就对化学感兴趣”……一连串对于家长而言极其“吸睛”的广告词,对应的正是当前新兴的“科学玩具”。然而,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背后,儿童接触后受伤、中毒等各类安全风险隐患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