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子一段时间来,社交媒体上悄然流传着一份“互帮父母协议”。它既无强制条款,又无统一内容,却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着最热切的期许——这次我来帮助你的父母,下次你帮到的或许就是我的父母。不少网友表示“狠狠共情”,并积极参与这场“爱的接力”。
近日在社交网络上,一则“出门在外互帮父母协议”引发了网友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或许经常会遇上面对新技术新应用手足无措的年长者,他们可能是别人的父母,也可能是你的家人。网友纷纷发帖呼吁,希望大家尽己所能对这些人伸出援手。这一次我帮助了你的爸妈,有可能下一次你就会帮到我的爸妈。
原标题:“互助父母”演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赛博版本陈曦为不会用手机导航的阿姨指路,给提重物等公交的大叔搭把手,在医院里教爷爷奶奶打印票据……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日,北京一名95后男孩选择在街头成为“共享儿子”,并发展100个同龄人签订“在外互助父母计划条约”。
冲突的解决不在于改变一个人,而在于协商,寻找共同点,找到双方都能适应的方法。——约翰·戈特曼 娜恩·西尔弗,《读者》2024年第14期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提问:“你理想的亲家关系是怎么样的?”一个高赞回答是:“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彼此尊重,言行有度,举止有尺。
“天下好人转圈帮,世界充满罗圈爱”,春晚小品里耳熟能详的台词,在日常生活中频频印证。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日,北京一名“95后”男孩在街头成为“共享儿子”,并发展100个同龄人签订“在外互助父母计划条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中老年群体。
评论据媒体近日报道,北京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选择成为“共享儿子”,并发展100个同龄人签订“在外互助父母计划条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中老年群体。随后,类似的“互助父母协议”在互联网上迅速走红,不少人约定:这次你帮我爸妈,下次换我守护你父母。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新江苏评论员 苏鹿鸣最近,山东一位小姐姐因为一个善意的举动火了。她在高铁上主动帮助一位老人调座椅靠背的视频登上了热搜,“我们约定,在外都帮帮各自的父母”的言论也随之出圈,无数网友在报道下留言点赞“小姐姐好棒!
最近,新冠感染人数持续上升。特殊时期里,崇明社区网格快速响应、精准服务,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百米”,邻里之间的暖心接力在各个乡镇、村居延续。大家自发“无接触式”互相提供帮助,送药赠药,不计回报,切实体现了邻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