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内出现注释,能够方便读者理解文中部分关键信息。尤其是古籍,包括历史类:《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后汉书》、《三国策》等。思想类:《论语》、《庄子》、《孟子》、《老子》等。小说类:《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先上成品,看这里 随便排一下《史记》,这个太简单了些。我们观察一下发现,凡是批注都用〈和〔 、〕和〉符号包着,由于模板文件里默认批注是由 包着的,现在我们需要批量替换一下,Ctrl+F 倒是可以批量替换,但那只是对一个符号操作,我们不可能每次复制过来都这么操作一遍,多累啊。
#头条创作挑战赛#著名学者邓云乡在谈到线装书时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首先在于它的载体线装书,没有线装书,无处看线装书,不会看线装书,那就差不多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线装书最吸引人的是它已经作为一种意象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
据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提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线装书##古籍排版#个人喜欢线装书的阅读体验,网络查阅多方资料,自娱自乐排版了几部经典书籍,既没有循规蹈矩按古籍范式,也没有完全遵循现代的要求,就是自己排版,然后打印装订,一字一字慢慢的看,有兴趣各位多多交流。#古文观止#直接给各位上图吧,都是可以用A3宣纸直接打印装订了的。
南京大学开设了一门很特别的劳育课,深受学子欢迎。课程由南京大学图书馆开设,名为“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图书馆古籍保护与活化实验室的8名老师,通过8个课时带着学子领略古籍的“前世今生”。5月24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系列课堂之一的《毕昇之约,凝萃聚珍——活字印刷》。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10月12日,如皋市图书馆古籍室,技术人员贾恬恬对着元刻明递修本《汉书》依照600dpi的分辨率进行书影扫描。与古籍打交道多年,她见证了国家珍贵名录《汉书一百卷》《淮海易谈四卷》《史记一百三十卷》等古籍依托数字化手段,走出“深闺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