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题:深化改革创新 优化布局结构——地方国资国企加快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王希、丁怡全国企改革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加力,产业发展向新求质……国务院国资委18日至19日在京举行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传递出我国地方国资国企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
2月18日至19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总结2024年国资国企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部署重点任务。会议从抓好高质量的稳增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等六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浩 上海报道如何打造“天空之城”?基建运营先行,近期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建设又提速。12月20日,上海地方六大国企共同参投的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现任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宋雪枫任法定代表人。
零碳矿山创建是立足山西省结构特征和发展阶段,围绕矿山开展多层次、多领域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创建,探索形成减碳效益突出、地方特色鲜明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山西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7月8日,临沂高新控股集团举行揭牌仪式,下属三个二级子公司临沂高新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临沂高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临沂高新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同步揭牌。这是临沂市全市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首个区级层面的国有企业的整合并转。正式拉开临沂国企“城投变产投”的高质量发展序幕。
7月13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地方国企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重庆专场)成功举办。开班仪式上,财达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明在致辞中指出,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征程中,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有责无旁贷的使命。
这些新亮相的国企,与以往地方国企聚焦交通基建、能源资源、先进制造等领域不同,从企业名称到核心业务都透露出一股新意。梳理主要城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工作回顾”发现,各地通过战略性重组等手段,新组建了一批国企。
巍巍狮脑山傲然挺立,浩浩桃河水奔涌不息。诞生于这片热土的华阳集团,在七十五载历史长河里,一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一路革故鼎新、勇攀高峰,一路薪火相传、春华秋实,缓缓铺陈开一幅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壮美画卷。抚今追昔,翻开历史的篇章。
菏泽城建工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菏泽市属一级国有企业,以城市综合运营为主业,重点打造集规划、咨询、设计、投资、建造、运维、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培育壮大绿色建筑、建筑固废及工业危废环保治理、新一代信息技术、职业教育、园区经济等新兴产业。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国务院国资委此前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地方国企实现营业总收入19.2万亿元、利润总额8267.8亿元。近期,部分省份也公布了同期省属国企运行情况。在经营效益方面,辽宁、海南、天津、重庆、宁夏等五省份地方国企利润总额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近日,湖口县兴湖控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取得国内权威机构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AA+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成为江西省第二家获得AA+主体信用等级的县级地方产业类国有企业,标志着九江国企深化改革再获重大突破。
“现在,我宣布,华阳集团七元公司500万吨矿井联合试运转启动!”12月15日,伴随着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革一声令下,七元公司500万吨矿井联合试运转正式启动。广场上,彩旗招展、锣鼓铿锵、人声鼎沸,共襄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