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膏糖大家都不陌生,相传唐初时期宰相魏征母亲患咳嗽病,他请名医开了不少草药,但魏征母亲嫌药味太苦,不肯服用,这使魏征很苦恼,一次,忽的想起母亲平时喜欢吃梨子,便派人把草药磨成粉末,同梨子一起熬煮成膏汁,这样药不但不苦了还有梨子的甜味,后母亲服用后病很快就好了,此后,人们相继效仿,并将取名梨膏糖。
梨膏糖甜如蜜,松而酥,不粘不腻,是许多上海人儿时的记忆,也是不少外地游客心仪的伴手礼。传承了160多年的上海梨膏糖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海梨膏糖食品厂以师带徒,已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四代,并不断推陈出新,口味和产品形态都不断丰富,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和需求。
2010年,梨膏糖制作技艺入选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2016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代表性传承人周仁娣(省级第五批)、朱春宝(无锡市第五批)。有一种糖,展示的是甜,也是苦;是糖,也是药,它就是梨膏糖。
梨膏糖是一种以梨为主要原料,混合中草药和糖熬制而成的糖果,具有止咳化痰、润喉清肺的功效。其制作方法如下:·1.准备材料:雪梨或白鸭梨1000克、贝母30克、百部50克、前胡30克、款冬花20克、杏仁30克、生甘草10克、制半夏30克、冰糖500克、橘红粉30克、香檬粉30克。
上海老城厢豫园的国家级“非遗”梨膏糖,不仅代表了上海海派文化,同时也是对上海人童年回忆的珍藏。上海梨膏糖,是全国唯一一个特批可以添加中草药的糖果。如今,梨膏糖大部分仍然坚持保留了古法制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添加剂,具有润肺,宣肺,止咳的作用。
“卖梨膏糖咧……”说起梨膏糖,儿时记忆中那熟悉的叫卖声便常常回响在人们耳畔。拥有悠久历史的梨膏糖,是糖、也是药,是最受常州人喜爱的止咳糖。如今,常州老字号冬神梨膏糖华丽转身,在传统技艺基础上推陈出新,口味和产品形态不断丰富,契合不同人群的需求。
新闻晨报记者最近去城隍庙发现,从小吃到大的梨膏糖居然有这么多种口味了!秋日润燥,夏日喉干,都少不了它。如今梨膏糖成了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以雪梨或白鸭梨和中草药为主要原料,添加冰糖、橘红粉、香檬粉等熬制而成。不过也有人觉得梨膏糖太甜而受不了。那么梨膏糖对你来说管用吗?
从风雅动情、悠扬悦耳的江南丝竹到五味俱全、垂涎欲滴的江南美食从情趣盎然的手扎风筝、滚灯龙狮到古色古香的红木雕刻、竹编藤席五彩缤纷的太仓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文明传承的历史脉络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小布带你走进太仓非遗了解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非遗传承的
梨膏糖是许多崇明小孩的童年回忆,甜丝丝的味道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它不仅味道好,还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的功效。若觉得咽喉不适,不妨试试这款充满回忆的梨膏糖吧!今天,跟着小编一起做起来~梨膏糖材料生梨、姜片、麦芽糖做法1.将生梨和少量姜片放入搅拌机中打碎成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