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峰松 梁涛李女士因意外受伤,髋部严重骨折,后因并发“股骨头坏死”,导致不能下床。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骨外二科团队应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量身定制假体,顺利完成复杂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第二天患者就能下地行走。骨科手术迈入精准化、个性化的“定制”新时代。
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中心为患者进行治疗(来源: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信网1月18日讯 (首席记者 丛黎)严重骨折患者如何实现更加精准的治疗?有了3D打印技术的助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中心正向外科手术个性化、定制化迈进,让患者得到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治疗。
这些关键词放在今天并不新鲜,在骨肿瘤领域中的应用也有数年之久,技术相对成熟。此例手术的成功,不但使患者免于截肢危险,同时极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为国内医生面临复杂难题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使市三院骨二科在难治性、复杂性、复发性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保肢治疗方面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杨奇哲 杨晓晨 文/图3D支具打印技术首次在潢川县人民医院骨科应用,填补了信阳市及豫东南地区3D打印技术空白。3D打印技术是通过快速三维扫描,数据采集及支具快速打印一次成型,打印的支具与肢体完美贴合,具有轻便透气舒适的特点,开启外固定支具快速定制化新时代。
近日,从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传来好消息:在“浙青一家亲、助残献爱心”公益项目的支持下,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胡懿郃教授在当地率先开展的“激光3D打印多孔钽金属全膝关节置换术”首位受益患者李女士已康复出院。
鲁网5月30日讯近日,单县中心医院创伤骨科应用3D打印技术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成功救治一名骨盆骨折病人。骨盆骨折多由强大暴力外伤导致,主要是车祸、高空坠落和工业施工意外,多存在严重的多发伤和休克症状,如果为开放性损伤,那么病情更为严重,死亡率高达40%至70%。
3D打印技术骨科应用步入纯国产化自主创新“定制”骨骼助患者挺直脊梁目前,3D打印定制化假体在骨科临床上已有广泛应用,如3D打印人工髋臼假体、肩胛骨假体、骨盆假体、胸腰椎人工椎体及个性化假肢等。3D打印的各种不同形状的内植物,也帮助医生解决了脊柱肿瘤、严重创伤等疑难重症的治疗问题。
研讨会现场。人工智能与骨科结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骨科疾病会发生哪些变化?12月13日,由广东省医院协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承办的研究型医院学科高质量发展系列研讨会开幕式暨骨科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8月19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与银川国龙骨科医院手术室通过5G通信技术实时连线,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周一新主任团队远程成功实施我院首例“5G+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为一名远在1000公里外的右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完成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除去五根手指,失去1/3的手掌面——面对这样的严重外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近日用3D打印的骨骼为患者再造了一个新的手掌。5月14日,记者从该院了解到,这位患者目前康复顺利,右手拇指功能恢复到受伤前的七八成。
以外科技术治疗骨折,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漫长的技术发展过程中,被人类成功应用于钢板、螺钉等器械的只有两种材料——不锈钢与钛合金。然而,前者的硬度太强,易造成骨质疏松;后者也会影响患者后续进行影像学检查。
近日,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田耘教授团队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TCBridge系统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TCBridge系统成为国内首款获得注册审批的金属3D打印定制式长段骨缺损修复体系统,填补了业界空白。
两周前,唐都医院骨科收治了一位来自天水的腰椎恶性肿瘤患者,这位患者是一名只有十二岁的花季女孩,疾病导致女孩下肢神经受损,脊柱失稳,已经无法正常行走。唐都医院骨科采取最先进的全椎体切除技术和国际领先的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技术,成功治愈了患者挽救女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