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对于一个将领而言,最难下的决断莫过于说服自己和自己的部下昂首挺胸的去死。因为在战争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命令下达之前,你大可以就客观局势和双方兵力对比提出自己的看法,哪怕是和上峰针锋相对、背道而驰的看法。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839篇原创文章,作者:Me410。作者简介:Me410,江苏南京人,主要撰写近代战争历史。最早在2008年于《战舰》杂志发表了“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一文。此后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英国一举清除了德国的海上舰队,还强迫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并在《和约》中明确规定,德国不准再拥有无畏级战列舰,仅允许保留8艘旧战列舰用于训练及海岸防御,后续舰必须在被替代舰下水20年后才可动工,新舰最大排水量不得超过1016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280毫米。
德国海军以历史人物命名战舰的传统由来已久,甚至早在风帆时代就以腓特烈·威廉的名字命名过战舰,但因为受到二战的影响,战后德国海军在战舰命名上因此受到了很多约束,直到格哈特·施罗德在1966年出任联邦德国国防部长后,才提出以二战中非纳粹党羽的战争英雄命名战舰这一想法,也就有了之后的吕特晏斯级驱逐舰三舰,它们分别以海军的吕特晏斯、空军的莫尔德斯以及陆军的隆美尔命名,他们被视为德国职业军人的典范,但这一命名仍旧引起了相关争议。
其实1933年纳粹政府上台后,扩军备战已经是必然的结局,不过为了避免过分刺激其他国家、成为众矢之的,当时新开建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在排水量上并未突破《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主炮也仅仅是“德意志”级装甲舰的改进版,一个小心成了各国海军新建主力舰中最弱的一艘。
丹麦海峡“我祝大家狩猎愉快。”吕特晏斯通过广播向全体舰员宣布出发。不过,关于此行的目的,仍然只有部分军官了解,大部分下级官兵只知道舰队将要前往北海。“俾斯麦”号的乐队奏起了德国民歌《我真的要出城》。海军很多军舰启程远航时都会演奏这首曲子。
一战结束之后,《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只能拥有15000名海军官兵,服役时间25年,船舰仅能保有6艘排水量10,000吨以下的旧式战斗舰、6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12艘鱼雷艇,禁止拥有军用飞机、航空母舰和潜艇。
结局5月27日,星期二。零时许,吕特晏斯发出一份致希特勒的电报:“我的元首,我们将怀着对您的忠诚和对德国胜利不可动摇的信念战斗到底。”之后,吕特晏斯又向海军西部战区司令部报告“俾斯麦”号已经失去机动能力,但没有提到武器系统有任何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