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太祖朱元璋的分封制度,藩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这意味着藩王是没有封国土地和子民百姓的,更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军政资源,纵然有三个护卫军的兵力,但实际上都受兵部节制,而燕王朱棣在起兵前已经被完全抽走了军队,难道他是临时征集军队击败朝廷百万大军的吗?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本文列出明朝受封公爵功臣及外戚。部分公爵死后,追赠郡王。明朝建立前,追赠郡公死难功臣,明朝郡公,郡侯,郡伯和县子,县男列表。部分侯爵,伯爵死后追赠公爵,见于明朝侯爵列表,明朝伯爵列表的谥号栏,本表不再赘列。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老将,他的一生仿佛是一场赌局,而他,最终赌赢了十代富贵。他就是陈亨,一位在元末明初战乱中,辅佐两位英雄皇帝,从朱元璋开国到朱棣靖难的关键人物。在他68岁高龄时,作出的决定不仅影响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若论历史上最赶尽杀绝的皇帝,朱元璋一定榜上有名,他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可以享受大明江山,不仅解决了外患,还将手伸到了为自己南征北战的功臣身上,兔死狗烹这一成语在朱元璋这里被应用得淋漓尽致,但是他功臣诛尽,却独独漏掉了一个陈亨,正是这个人在多年后让大明易了主!
大明王朝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也是十分独特的一个王朝,首先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竟然是由一个叫花子建立的,并且在开国皇帝去世之后就爆发了继位之争,长达4年的靖难之役让刚刚稳定的大明朝再度陷入纷争。
在明朝,想要被封爵位一般只有两条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只要战功积累的够多便能获封伯爵、侯爵甚至是公爵,比如开明朝的开国功臣大多都被封爵,再比如靖难功臣们也获封爵位;另一条路便是保护了一国之君的身家性命,比如明英宗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重新坐到皇位上,夺门之变的功臣陈亨便被晋封为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