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0月10日讯(记者 刘晓婧)东明县是黄河入鲁第一县,黄河在东明县境内绵延76公里,带来了面积317平方公里的黄河滩区,占山东省滩区总面积的近五分之一。滔滔黄河流经东明县,哺育着一方百姓,同时,历史上多次出现的黄河水患,也曾给这里带来过深重的灾难。
大众网记者 周琛 实习生 董佳卓 菏泽报道黄河千回百折,一路奔腾而下,流经山东省的第一个市就是菏泽。10月10日,“沿着黄河遇见海”(第二季)暨“千秋一河大潮阔”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黄河流入山东的第一站菏泽市。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啸每天吃过早饭,将孩子送进村里的小学,杨美玲就来到翰林苑新村的乡村振兴车间上班。最近一段时间,经过她手制作的这批短裤订单,完成后将销往美国、加拿大。“车间就设在村里,公司员工都是翰林苑新村村民,我们这儿上班时间灵活,可以带动附近村民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
黄河两岸筑起绿色长廊10月20日-23日,“绿色先行”山东媒体行活动在沿黄部分城市开展。记者边走边看,山东以廊道串联自然保护地、水利风景区等重要生态节点,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打造各具特色、功能突出、缤纷多彩的生态靓点。在黄河入海口,黄河口国家公园正在高标准创建中。
文|高贵华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一路蜿蜒曲折,荡气回肠,奔腾入海。在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大弯的后面,正是我的家乡——东明。我站在黄河大堤上驻足凝望,河水如一条白练,浩浩荡荡折向东北,日夜不息。大堤两侧,绿意盎然,一片繁华。绿,孕育了生命,水,点化了灵魂。
8月4日,“新时代黄河流域山乡巨变”主题创作暨“全国知名作家齐鲁行”活动正式启动,沿黄九省区作家走近母亲河山东段,感受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的发展变迁。大河行齐鲁,人与河的牵绊绵延不绝。一部治河史也是一部治国史,这一点在山东得到集中体现。
高贵华每到冬天,总有成千上万只大雁栖居东明黄河滩区。它们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不远万里来到黄河边,在此繁衍生息。这些大雁的到来,让美丽的家乡东明,多了些灵动、生机和冬日的暖色。为亲眼目睹千鸟腾飞、万雁翔集的壮观场面,我趁着星期六难得的半天清闲,邀几位同事,去黄河滩打卡看鸟。
4号新村西董庄旧址和新村(2008年11月)西董庄行政村辖西董庄、东岳庙、白庄、杨庄4个自然村。现有855户,2741人;耕地2829亩。2004年,东岳庙原地未动,其余3村迁至黄河大堤东侧4号新村。新村占地300余亩,董庄、杨庄、白庄由南向北依次排列。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九曲黄河走东海,描绘发展新图景。近年来,菏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抢抓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