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 (苏婧欣)中国德国商会10日在北京发布《在华德企竞争力调查报告》。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马铭博表示,在华德企与中国企业存在竞争优势互补,这为两国企业提供学习与合作的机会,可为全球经济创造高附加值。
新华社德国弗莱堡5月18日电 综述:多位德国商界人士表示德企无法与中国“脱钩”新华社记者单玮怡多位德国商界代表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德双边经贸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繁荣,德国企业无法与中国“脱钩”,期待两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积极推动者继续加强沟通与合作。
来源:环球时报 德国《慕尼黑水星报》4月11日文章,原题:“他们领先我们几光年”——为什么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失败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多地扮演看客的角色。在这个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大众汽车的份额仅为2.4%,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甚至不到1%。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中国德国商会近日发布2023|2024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这份2023年9月至10月进行的调查显示,尽管2023年对中国经济和在华德企来说并不轻松,但德企仍对中国市场及其前景具有明显信心。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上个月,德国总理朔尔茨率“豪华阵容”访华,受到全球媒体密切关注。5月13日,香港《南华早报》刊登对德国驻华大使傅融(Patricia Flor)的专访,傅融就朔尔茨此次访华成果、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话题发表评论,也谈到西方近期频频炒作的中国“产能过剩论”。
德国主要的全国性日报《法兰克福汇报》11月10日以“离开中国将让我们丧失”为题,发表了巴斯夫首席执行官马丁·布鲁德穆勒、默克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贝伦·加里霍等8位德企高管联合署名文章,呼吁德国在竞争的同时保持与中国对话与交流,并开辟新的合作的机会,通过沟通相互尊重解决分歧,中国的活力将让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经济受益。
参考消息网4月10日报道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4月8日报道,在德国西南部弗兰肯地区的丘陵地带,仅有4000人口的穆尔芬根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镇。小镇周边却分布着许多家做全球生意的通风设备厂商。依必安派特就是其中一家。
德国《经济周刊》21日的报道援引报告称,2000年中国在全球出口商品和服务所占的份额仅为3.2%;报告认为,“中国制造”全球竞争力大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在提高人口的教育水平上做出了很多努力——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方面。
以反中、反俄、反美挑战联合国上三常外交姿态的德国新总理正式登上欧洲外交舞台的中心。这个曾让中国企业汉堡港投资案胎死腹中的强硬派,近日又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放出新论调:“中国不再是伙伴,而是系统性竞争对手。”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德国海外商会联盟(AHK)17日发布的报告称,61%的德国企业认为,激烈竞争带来的价格压力是德企在华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此,在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访华之前,在华德企希望柏林提供更多支持。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9月16日报道,在弗莱堡出版的《巴登报》以《惩罚性关税是错误的道路》为题刊发评论指出,欧洲车企确实竞争不过中国电动汽车厂商,但以反倾销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却并非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该评论说,欧洲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仍然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