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汕头3月17日电 题: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传承创新中的巾帼力量中新社记者 李怡青“咚咚咚,咚咚咚……”17日,刀马旦装束的西门女子英歌舞队员们迈着独特的英歌舞步伐,加上精准的配合和默契的协作,动作气势磅礴而又整齐划一,阵型变换快捷而又细腻,女子英歌舞呈现出中国传统舞蹈的刚柔
每年春节,只要听到英歌舞的锣鼓敲响,潮汕地区就充满了浓浓的年味。1952年成立的西门女子英歌队,是潮汕地区第一支女子英歌队,被网友称为“英歌花木兰”。近日,西门女子英歌队冲上热搜榜。西门女子英歌队成立至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来源:中国新闻网 2月9日,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亮相仙都乡妈祖文化巡游活动。妆扮为穆桂英、花木兰等巾帼人物的女子英歌队队员们,英姿飒爽、步伐轻盈,在阵阵击鼓声和口哨声中不断变化阵型,表演柔中带刚,“圈粉”无数。图为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在表演中。
新华社广州2月10日电 题:寻路潮汕女子英歌队新华社记者霍思颖、詹奕嘉“咚咚锵、咚咚锵……嘿!哈!”顺着锣鼓和吆喝声响传来的方向,第一次来潮阳的20岁泰国留学生吴淑霄穿街过巷,顺利来到了目的地——西龙古庙前的广场。这里是西门女子英歌队的训练场地。
1月27日晚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出发厅与往常大不相同,竟然响起了阵阵哨声和棒槌的敲击声,让行色匆匆的旅客们纷纷停下脚步。西门女子英歌队在机场进行出发前表演 这是除夕的前夜,机场内不止聚集了那些踏上归途的游子,还有一群格外引人注目的少女。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很多年前,还在上幼儿园的吴燕花跟着妈妈在大街小巷看英歌,对服饰鲜艳、动作威武的梁山好汉艳羡不已。而她更想知道的是,男孩演的孙二娘,能不能换她来演?2011年,虚岁16的吴燕花如愿加入重建的西门女子英歌队。
2014年,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获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西门女子英歌队提供)手腕摆动,衣袖翻飞,身着红绿表演服的姑娘们踏着铿锵的鼓点,将手中的木槌舞出激昂澎湃的气势,汕头市潮阳区西门女子英歌队的表演点燃了新春的热烈气氛。
20岁潮汕女孩将英歌舞带到了广州肖静彤过了一个充实的春节,连看手机的时间都显得特别珍贵。作为汕头市潮阳区西门女子英歌队的一员,肖静彤拿起棒槌就能耍上一段英歌舞。目前正在华商职业学院就读大二的她,早就将英歌舞带到了广州。去年,她与师姐郑嫒轩,一同创立了一支男女混合的英歌舞社团。
1月23日,在广东汕头市潮阳区,西门女子英歌队队员在街头表演。当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广东潮汕地区素有“过小年 迎大年”的传统,当天汕头市潮阳区的英歌队伍纷纷走上街头,进行巡街展演,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谁说女子不如男?来看英歌“花木兰”龙年春节,到潮汕追英歌,成了一种潮流。汕头小公园涌入数十万人,摩肩接踵,等待看一场英歌舞;潮阳文光塔围得水泄不通,只为一睹15支顶尖英歌队“炸街”巡演……除了官方公布的展演,民间自发的英歌舞巡游同样火爆。
“国泰民安脸,英歌‘花木兰’!”“这笑容,太治愈了!”最近,她的笑容打动了无数网友被称为英歌“花木兰”的女孩是16岁的郑梓欣她是一名初二学生也是西门女子英歌队的“头槌”西门女子英歌队成立于1952年,是潮汕地区第一支女子英歌队。
1月27日晚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往常大不相同,阵阵哨声和棒槌的敲击声在候机大厅内响起,让行色匆匆的旅客们纷纷停下脚步。这是除夕的前夜,机场内不止聚集了那些怀揣着思乡之情、踏上归途的游子,还有这群格外引人注目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