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图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鲍效农 摄4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荣获第四届“教学大师奖”。扎根教坛70余载,顾明远先生开创多个教育学学科专业,以“人本”理念贯彻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卓越教师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一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
今年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老师,从六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点击上方“中国教育新闻网”订阅我们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公民。但是,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其变化更是难以预测。十年以前,谁能想到,拿上一部手机就能够走遍天下?现在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十年以后他们将如何生活、如何工作?谁能回答?
在2016年明远教育论坛上,顾明远与佐藤学进行了主题对话,对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及学习共同体构建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对话人】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被称为“中国比较教育之父”、“百科全书式”的中国教育学者。
4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荣获第四届“教学大师奖”。扎根教坛70余载,顾明远先生开创多个教育学学科专业,以“人本”理念贯彻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卓越教师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就教育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顾明远先生。
乡村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定位,乡村教育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尽管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但乡村学校并不能一味照搬城市,而应该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因为农村所处的现实环境与城市并不相同,对城市经验生搬硬套,只会使乡村教育因定位模糊而逐渐失去方向。
10月26日,第二届宛平教育论坛在北京永定河畔举行。此次论坛由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发展理事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举办,来自全国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中小学幼儿园管理者齐聚一堂,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共同探讨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新生态。
“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教育强国。‘2035’在哪里?就在今天的课堂上,就在今天的校园里。”日前,在由北京市房山区委教育工委、房山区教委主办的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上,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提出的“2035”命题引起了与会专家一致共鸣。
2024年11月15日,合肥经开区第二届学术节在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集贤校区盛大启幕。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探讨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聚焦学生成长需求,推动“五学”融合的创新与实践,加快推进合肥经开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