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出自南北朝时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上面这段话是汉光武帝刘秀嘉奖冯异时说的,大概意思是你们打败了赤眉起义军队,将士们都吃大苦了,虽说开始的时候你们在回溪打了败仗,但是最后在黾池却取得大胜利,应该给将士们论功行赏。
人们总是用“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来作为奋斗的生活宣言,干活要勤劳,致富要趁早,然而人生却也是转瞬即逝,生活在你还没感觉到滋味的时候,已经有了“只是近黄昏”的忧愁,然而生活的魅力在于生生不息,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那种心态,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王勃说“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就是告诉你,生活可以悠闲,生命却是永远的奋斗。
心暖重阳秋风送爽农历九月初九九九重阳秋风送爽,心暖重阳。10月11日,彝良县人民法院开展“共话桑榆情,重阳忆久久”重阳节座谈活动,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艳,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郑林,办公室主任卜强、退休干警参加活动。
娄底新闻网讯(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盛祥桂)重阳敬老,情暖桑榆。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表达对退休干部职工的敬意与关怀,10月12日上午,涟源市杨市镇召开2024年重阳节退休干部职工座谈会。
近日,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秦西社区联合幸福幼儿园开展“九九重阳节 共话桑榆情”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聆听爷爷奶奶讲年轻时的故事、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我和爷爷奶奶做香囊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敬老、爱老、助老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萌发滋长。
文|张丛杰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关于桑榆的引申含义,如日暮,如人生晚年,在历代文人的笔下逐步强化和明晰。《后汉书·孟尝传》:“谓日将夕,在桑榆间,言晚暮也。”曹植《赠白马王彪》: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意思是,我的年龄也趋向衰老,岁月消逝之快已无法追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正在成为现实。老马识途身稳健,无需扬鞭自奋蹄。90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至今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仍在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奔波劳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