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世纪俄罗斯杰出的诗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20世纪的萨福”“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提起安娜·阿赫玛托娃,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中国读者熟知的头衔。然而,诗人在诗歌创作领域之外的另一重身份却往往为中国读者所忽视,那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译者”。
《木星时刻》,李静睿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201页,69.00元李静睿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系,有多年记者经验。她的小说和书评集多以知识阶层为主角,讨论人的价值和尊严。在以往的作品中,她偏爱现实主义叙事,时刻关注公共意识这一特点贯穿于她的创作中。
说到俄语女诗人,除了茨维塔耶娃和阿赫玛托娃,你还能想到谁?在俄语文学界,有一位女诗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与现代俄罗斯文学联系的纽带。她的诗歌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视为“俄语诗歌艺术中的瑰宝”。
考点 1:20 世纪欧美现实主义作家的现实观念(单选)20 世纪欧美现实主义作家们关于现实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关注心理的现实,体现出对现实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考点 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单选)总体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具有悲观主义色彩。
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 第三章 危险的加速 1720—1725 在沙皇谕旨下,俄历7208年变成了1700年。这是向后一跳到了未来,也是一次危险的加速。彼得知道,为了变得伟大,俄国应与先进但不停处于交战状态的欧洲国家贸易。
一“从阿赫玛托娃的诗中,可以看出她为他们的会面涂上了一层神秘的、具有历史意义和情色意味的色彩。而伯林却为更普通平凡的需要所苦,他在那里已经待了六个小时,想去洗手间,可是又担心这样会破坏了如此迷人的气氛,所以就没敢动,吸得瑞士小雪茄的烟头一闪一闪。
俄罗斯诗人的苦难历程——读《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札记之二 俄罗斯是一个诗人辈出的地方,18—19世纪是这样,20世纪也是如此。18—19世纪在俄罗斯的夜空中诗人和作家如群星闪烁,刺破黑暗,鼓舞人们奋起追求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