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大学了解到,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研究为发展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方案。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武建飞研究员带领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在硫化物基全固态锂硫电池性能提升及缺陷界面工程方面取得关键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知名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当地时间4月5日,德国促进可持续物理技术研究会在于斯图加特举行的“投资中国”德国专场推介活动上发布,德国专家团队经过近两年研发,发明了全套高性能高安全性固态钠硫电池全自动连续生产工艺,可使电池能量密度超过1000wh/kg,负极理论装载容量高达20000wh/kg。
【新型锂硫电池突破高能和寿命“瓶颈”】财联社1月23日电,韩国电气研究所下一代电池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成功攻克锂硫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方面的关键技术瓶颈,研制出一款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大面积锂硫电池原型。研究论文发表于《先进科学》杂志。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交通工具。据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销量超过550万辆。同时,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一些新能源汽车起火的事故。新能源汽车为何会出现热失控?未来将如何解决?
日前,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曾表示,“尽管固态电池产业化仍需解决技术、工艺和成本的问题。但从当前全球研发进展来看,随着量产技术工艺逐渐成熟,2027年前后全固态电池将实现小批量生产”。
然而,硫正极电子导电性差、体积变化剧烈以及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等缺点,阻碍了锂硫电池的性能。近日,该研究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高比表面和多级孔结构的活性炭载体,并通过硒和碲取代部分S的新型正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