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并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明年工作作出部署。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征程“建设什么样的上海、怎样建设上海”的战略指向,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政治感召力、实践穿透力,为我们做好上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的历程,在中央的关心和指导下,上海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经历了从“重要工业基础和财政支柱”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城市”,从“国际大都市”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演进,其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也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城市指明了方向。服从、服务国家战略,是上海不断取得新成绩、赢得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途径。
在城市化方面,一方面,上海传统主城区边界由内环扩展到外环,另一方面,随着五个综合性节点城市规划建设,上海城区范围扩大到全域,上海成为了一座真正被长江口和杭州湾三分之二外围环抱的滨海临江城市,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片区也就自然成为上海大都市圈最重要的门户。
近年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非常鲜明的主题和特征,就是发挥国家战略的先导作用,坚持把国家战略先行先试与上海创新发展有机结合,在积极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不断探索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也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先行先试和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
仲春时节,作为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地的上海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临港新片区的重大项目签约到明星外资项目接连落地,从徐汇西岸模速空间加速创新孵化到静安首店经济能级持续跃升,从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动能澎湃,未来产业布局提速。
5月28日10时32分,一架航班号为MU9191的大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约两小时后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在这条中国最为繁忙的航线上,这是一个寻常的航班。但它又极不寻常: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C919大飞机首次商业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