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有严格的师承辈分关系,从第四代开始按照“德寿宝文明”来排辈分。在我们所熟知的当代相声名家中,马三立、是第五代;候宝林、刘宝瑞是第六代。马季、侯耀文、于谦是第七代,姜昆、冯巩、郭德纲是第八代。相声行规,父亲不能收儿子为徒,所以马志明虽然一直跟马三立学艺,却不能拜师。
他之所以这么说,不仅是觉得“股份制”不适合在相声界发展,还觉得比起“股份”,跟对领头人,并把热爱的相声事业发扬光大才是重中之重:“是要谁带着团体往前走的问题!你三匹马往三个地方拉这个车,它走不了,对吧?这个人的劲再小他是一个人,大家伙一块儿推着他往前走,这样永远是往前走的。”
德云社最开始其实不叫德云社,而是叫做北京相声大会,1995年开始由郭德纲 张文顺和李菁三个人共同在广德楼等一些茶馆演出,后来陆续又加入了许多相声演员,直到03年,才更名为德云社,德云社发展至今,规模已是非常庞大,不过当初和郭德纲一起演出的张文顺前辈已经去世了,而李菁也退出了。
于谦和郭德纲合作20多年,哥俩没拌过嘴,没红过脸,于谦副业说相声,主业是玩儿,光养马一年开支上百万,基本用不着德云社的工资,至于分钱,郭德纲很笃定地说:“我敢保证,我跟谦儿哥分钱,绝对是中国相声界最公平的,也是挣得最合适的。”
于谦曾被人戏称为“相声皇后”,作为和郭德纲黄金搭档的相声演员,于谦在相声界却有“降辈”的说法,有人说如果没降辈,于谦就不是郭德纲的师哥了,而是师叔,不过于谦的降辈却不是自己的问题,准确来说是于谦的老祖降辈。
好几年了,直播带货的风口不仅还没过去,似乎还有愈演愈烈的架势。不信你看,通过一档民生节目采访意外走红的“什么都对郑女士”刚有流量就立刻开始直播带货,变现之快之迫切跌破了一堆眼镜,让人不禁心生感慨,难道名气和走红的最终归宿都是直播带货吗?
相声起源于江湖,生长于市井,而随着从业人员规模的壮大,门派和字辈的规矩也随之发展起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字辈通常代表着身份和地位,许多家族也都有明确的字辈,并且通过字辈的不同来确定一个人的辈分关系和江湖地位。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那就是于谦其实比郭德纲高一辈,后来降辈才和郭德纲论师兄弟,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不是于谦降辈,而是于谦这一枝降辈,至于降辈原因,有人认为是于谦的师爷高凤山曾拜张寿臣为义父,这等于默认了自己是宝字辈,要知道高凤山的师父是德字辈的高德亮,这样算高凤山就得是寿字辈,认同是寿字辈的张寿臣为干爹,可不是就降辈了。
相声界的师承辈分尤其被圈内人看重,在相声艺人眼中,师承辈分非常严苛,作为现代相声最具代表性的两位大师,侯宝林和马三立,虽然年龄只差3岁,辈分却差着一辈,马三立是寿字辈,而侯宝林是宝字辈,两人在一起,侯宝林得毕恭毕敬的称呼“三叔”,就连照相,马三立坐着,而侯宝林大师只能站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