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盛夏,博物馆热在各个城市蔓延,上海也不例外。在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刚刚开幕,就引来参观热潮。这一波博物馆热,作为“家门口博物馆”的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接不接得住?“拿出珍贵的展品,举办特展,确实是博物馆吸引人流最有效的方式。
2014年12月,德语原版音乐剧《伊丽莎白》曾作为上海文化广场的年末大戏首次来到中国,连演40场,为中国观众推开了德语音乐剧的大门。阔别十年之后,《伊丽莎白》以全新制作的音乐剧版音乐会形式回归,于日前再度登陆文化广场的舞台,为翘首企盼的上海观众献上21场音乐与戏剧的盛宴。
2014年12月,《伊丽莎白》首次来到中国,连演40场,为中国观众敲开德语音乐剧的大门,也成为无数剧迷心目中的“白月光”。阔别十年之后,《伊丽莎白》以音乐剧版音乐会的形式,回归上海文化广场,依然人气爆棚。这场音乐与戏剧的盛宴,将持续至9月15日,热演21场。
茜茜公主的故事,在全世界广为流传。除了罗密·施奈德在银幕上塑造的经典形象,不得不提一部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是茜茜公主的本名,这部音乐剧诞生32年来,足迹遍布全球14个国家,拥有10个语言版本,超过9000场演出,吸引了逾1200万观众。
中新网上海8月30日电 (记者 王笈)2014年12月,德语原版音乐剧《伊丽莎白》首次来到中国,在上海连演40场,成为不少剧迷心中的“白月光”;阔别十年,该剧以全新制作的音乐剧版音乐会形式“回归”上海,29日起将在上海文化广场献演21场。德语原版音乐剧《伊丽莎白》音乐剧版音乐会。
“在下李白。”“在下高适。”“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縠扬哀音。”台上,一群人正全情投入地给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配音,仿佛配音节目《声临其境》现场。但特殊的是,这些表演者都是视障人士。
爆款音乐剧近期,一波原版音乐剧正在马不停蹄地朝上海赶来。首次来沪的原版音乐剧《SIX》每轮开票即售罄,两部德语系音乐剧将以音乐会的模式和观众首次见面,而大家熟悉的《猫》和《巴黎圣母院》也将在元旦后再次登陆上海。
光明日报记者 任 鹏 颜维琦6月24日,作为上海博物馆“百物看中国”全球巡回展首展,“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在匈牙利莫拉·弗朗茨博物馆拉开帷幕。这一天也是匈牙利的博物馆日,为此,博物馆开放至晚上12点,当天吸引近万名观众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自1992年首演以来,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已在全球吸引了1200万观众,演出场次超过9000场,这部德语音乐剧巅峰之作将以音乐剧版音乐会的形式首度登陆广州,9月26日-30日在广州大剧院连演五场。
继百集融媒体产品《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和《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境内外播放量分别突破16亿和10亿之后,上海又推出“老外讲故事”第三季《另眼观盛会》。中共二十大的召开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影响着人类的前途命运,在上海外籍人士中引发强烈反响。
音乐剧在上海有着扎实的根基和广泛的受众,近年来,自带高人气、高流量的“音乐剧明星音乐会”也开始风靡上海,频频亮相上海舞台。2月6日-9日,来自伦敦西区与纽约百老汇的6位音乐剧明星,以“重聚”为名相聚上海大剧院,连续高歌6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