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被统一收运后,往往会通过填埋、堆肥、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近些年,伴随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式快速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相关产业不断壮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有了明显提升。
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自动称重完成数据采集,运回分拣中心进行拆解分类……这样的一套流程,不仅为居民解决了家具等大件废弃物搬运难的问题,还可实现资源回收利用,有效减少运往垃圾终端的处理量,实现了“便民”“减量”的双重效益。
目前,我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城市垃圾”的年产量高达1.5亿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每天产生的城市垃圾就超过万吨。这么多海量的垃圾,生活中你只看到社区垃圾箱收集摆放、环卫车来了就拖走,但它们最终去了哪里?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今年5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主题为“践行新时尚 分类志愿行”。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有利于提高回收处理效率和质量。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制造出很多垃圾,爸爸妈妈把它们进行分类,扔到小区垃圾房。大清早,垃圾清运车就开始工作了,来到各个小区把垃圾运走。清运车把垃圾运到哪儿去了呢?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它们的去处一样吗?它们最后都被如何处理了呢?会不会给我们的城市环境带来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