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46分,从上海虹桥始发的G2193次高铁准点发车。飞驰的列车上,有一位特别的高铁乘务员,她就是从贵州大山里“飞”出的苗族姑娘——龙春雨。首次参与春运,龙春雨不停穿梭在车厢内,化身为旅途中的温暖护送者,用贴心的服务陪伴每一位返乡的乘客。
贵州从江女孩石贤有着多重身份,她是侗族服饰非遗传承人,是贵州省政协委员,也是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创新创业兼职导师。走出大山求学,又回到大山创业。既是从大山走出来的侗族儿女,也是从城市回乡发展非遗产业的青年带头人。
四川威远三农领域自媒体达人 ——农村幺妹儿,由于从事自媒体行业比较早,充分享受了自媒体行业带来的红利,曾红极一时,风光无限,粉丝接近两百万,他们是组合家庭,循此曾经都离过婚,都有一个女儿,都是判给对方抚养,他们现在育有一子,男孩顽皮可爱,对武术比较感兴趣。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胡志强 记者 李子璇)13年前,52岁的她从重庆出发,被邻居带着到外地挣“大钱”,谁知被骗后精神受到刺激,再也记不得回家的路。2021年,辗转多地后,她来到淮安市金湖县。近日,金湖公安发现了她,将她护送回1600多公里外的家乡。
新华社武汉5月13日电(记者谭元斌)“大家经常开玩笑地说‘找个地缝钻一钻’,今天幺妹儿真的带大家钻到地缝里来了……”在一条短视频中,身穿土家族服装的“幺妹儿”谭桂英,俏皮地向网友介绍湖北恩施大峡谷的胜景,给网友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39岁的谭桂英,从事导游行业已有10个年头。
新华社贵阳6月11日电 题:阿妹戚托:大山里的“非遗”助搬迁群众稳得住。“艺术团招人,群众的报名热情很高,像王幺妹这样的群众演员,阿妹戚托艺术团里有100名,分别来自100个易地扶贫搬迁户,是从500多人里挑选出的。
来源:【长沙晚报网】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洋子“二月里刮春风,金匾绣得红;三月里是清明,金匾绣三层;四月立夏天,金匾绣得宽……”5月1日下午,开福区四方坪学堂园路,53岁的环卫工人莫桃云结束清扫工作,又忍不住哼起了最爱的民歌《绣金匾》。“大姐唱歌超有感染力!
【大山里走出第一位女大学生,曾被劝:放羊是第一位】来自凉山大山深处村庄的博立尔古,现就读于川北医学院。2001年,她是全村适龄儿童中唯一一个上小学的,每周徒步4小时上学,一套衣服穿一学期,就这样,她一路读上高中,但村里没人相信她会考上大学:有人劝我爸爸,让我不要读了,浪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