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农业大学一名学生拍摄的宣传母校的视频意外走红获得超过百万网友点赞这则视频被有的网友评价为太过硬核、应为“招生减章”也有网友表示看完视频后,真的想去了一则视频带火了一所高校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云南农大更多人注意到了云南农大的名誉校长朱有勇这位校长可不简单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
针对近期外界部分声音对“水稻上山”项目的质疑,6月30日,在云南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能亲自到现场去,与当地农民“一家家地问,一家家地谈”。
4年前,朱有勇曾在全国两会期间的“代表通道”上,把自己指导老乡们种出的大个头土豆带到了人民大会堂。无论是冬季土豆还是旱种水稻,面对镜头,朱有勇聊得最多的话题依然是农业,“不少人叫我‘农民院士’‘土豆院士’,我也乐意,本来就是个种地的”。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马不停蹄地回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中和营镇,赶到了心心念念的旱作水稻试验田开展测产工作。同时,把大会振奋人心的信息传达给当地群众。沃野生金,稻谷飘香。
10月16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5位党代表接受境内外媒体面对面集中采访,其中,来自云南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荣誉校长朱有勇向媒体朋友介绍了他的研究新动向——向旱作水稻要口粮,为粮食安全作贡献。
在党的二十大首场“党代表通道”上,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让大家知道了一项农业技术新成果:“水稻上山”。这是继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等一系列新技术之后,朱有勇作为驻村科技特派员带领团队所取得的又一科技成果。
朱有勇在云南省开远市中和营镇的水稻旱地种植试验田里抱着收割的水稻。“地块二,农户施华进,折合亩产736公斤;地块三……”2022年10月底,在云南省开远市中和营镇530多亩的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区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正和当地村民一起开展测产。平均亩产66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开幕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首场“党代表通道”开启我们迎来的第一位党代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