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沈建标清明临近,在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丁山河村的百匠非遗工坊里,30多位手艺人忙着磨粉、拣野菜、揉面……一锅锅热气腾腾的清明圆子在土灶中蒸熟,销往各地市场。春分以来,每天从这里销往各地的清明圆子达5600多枚。
一个人 一双手 一辈子清朝中期,费家窑砖雕瓦塑技艺随着费氏迁入洋县而诞生,由洋县纸坊街村费家传承发展。该技艺传承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从清朝道光年间有作坊作为第一代算起,费家窑砖雕瓦塑技艺传承已历六代。
在菏泽郓城,有这样一位手艺人,他用一双巧手将记忆中的乡愁浓缩于方寸之间,用微缩模型搭建起一座座充满故事的“老家”。他就是房爱明,一个用微缩景观讲述乡愁故事的人。走进房爱明的微缩模型工作室,仿佛踏入了一个时光隧道。
一块彩色的面团,经过搓、揉、捏、塑等手法,一会功夫便绽放成一朵盛开的牡丹……手持糖勺,倒下糖汁,轻轻用勺背那么一抹,一幅鲜活、精美的糖画便跃然板上。眼前这位手艺高超的面塑、糖画艺人名叫王志长,从初学手艺,到出摊挣钱,再到创新技法、传承非遗,他坚守面塑、糖画技艺50多年。
中国地大物博,民间风俗丰富多彩,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手艺博大精深,不同地域、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民间手艺传承。在我们这里,过去农村手艺人就有“三缝”、“九佬”、“十八匠”之分。比如裁缝、烧火佬、铁匠、泥水匠、木匠等等。你还知道有哪几种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