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目前经济形势不好,营商环境太差,社会多元化发展不足,企业随时都可能会破产,而政府是不会轻易破产的,有人认为不是年轻人渴望考公,而是今天的私营经济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考公就成了首选:有网友总结了考公的六大优点,条条都很吸引人:1.不需要技术 2.熟悉的考试模式 3.没什么明确的人生规划 4.岗位待遇还不错且稳定 5.听起来好听,至少感觉自己还在努力而并不是在对未来迷茫6.一些企业福利保障及稳定性确实不够。
在我国,公务员考试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考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希望能够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然而,随着考试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种全民考公务员的现象是否合理。本文将从客观、理性和全盘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并给出一些建议。
说考研好,结果考研人数年年增加,现在想让考公,说考公好,结果一群人批判。断头饭而已,除了一线、新一线、江浙及东南沿海这几个地方的体制内待遇独一档,剩下地方里待遇好的屈指可数,甚至有的地级市都不怎么样了,每月到手三千块的同仁们大有人在,本人就是这样,想考考不走,想不干了还什么都不会,拿这点钱只够自己活,只要结婚养育下一代就是入不敷出,穷一辈子罢了。
全民考公务员绝对是一个国家的悲哀,尤其在目前的体制下,这意味着这个国家年轻、充满活力的头脑只想从事一份几乎不会生产任何价值、多余的、完全可以消失的工作,做这个社会中尸位素餐、榨取别人智力与劳动的寄生虫。
现在有的人说公务员是毕业以后学生的首选,很多人都选择考公务员,几乎到了全民考公务员的地步,认为公务员就是最好的职业了,其实现实当中真的是全民考公务员吗,还真不是那样的,尤其是现在有些年轻人的想法都发生了改变,这个社会有很多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过那种一眼看到头的生活,一些有思想的年轻人不愿意被束缚,也不愿意在一个墨守陈规的地方就这样过一辈子,因此他们选择了有挑战性的工作,哪怕这份工作可能不稳定,但是他们也愿意干愿意去尝试,其实也算是一种是社会的进步。
我女儿现在也呆在家里复习,准备着下一次的考试。因为这次考公的成绩并不理想。就不明白了,大家都扎堆的拼命去考这个考那个单位,(因为只有考上了才有编制),可明明知道每个岗位都只招那几个人,多数都只是陪考,可似乎又都不甘心,尽管希望渺小,还是都去尝试。试问,这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现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