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35岁的朱先生早晨5点30分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左侧肢体无力,以为做噩梦没有睡好,他并未在意。到了中午,朱先生感觉自己左手左腿逐渐没有知觉,甚至无法独立行走,他立即拨打120,被送到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急诊科,被确诊为脑梗塞。紧急手术后,朱先生已可正常下地行走。
今年33岁的小何开始重新学习如何走路、说话。他是一名脑血管塌方式堵塞的大面积脑梗患者,倒地送医时已经有超过80%的脑循环血管堵塞,再转送到有条件机械取栓医院时已经发病超20小时。大面积脑梗20小时后,小何正在缓慢地恢复,从简单的运动和说话开始。
很多人在因各种原因进行颅脑CT检查后,都可能会发现存在腔隙性脑梗死,一旦看到“脑梗死”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感到恐慌,担心自己是否会瘫痪,是否会出现偏瘫等症状,这种担忧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战战兢兢,不敢想象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这是因为脑梗塞发生的时候,脑血管的供血出现了障碍,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受到损伤,影响了这部分脑组织的功能,所以大脑就无法传递正确的信号,患者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自主呼吸功能丧失、视神经功能损伤等各种功能瘫痪。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流被阻断后,脑细胞坏死导致偏瘫失语乃至死亡的严重疾病,遗留的严重后遗症有瘫痪、失语、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等,给患者和家庭造成极大的生活压力。万幸的是,由于在 “时间窗”内接受了有效的溶栓治疗,保住了性命,逃脱了厄运。
李先生,一位60岁的退休老人,一直以来都过着规律的生活,饮食健康,每天都会进行适量的运动。就在昨天晚饭后,他躺着休息,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身体无力,嘴角歪斜,说话含糊不清,手脚无法动弹,家人发现后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55岁男子,深夜脑梗瘫痪。李先生,今年55岁,是一位骨灰级麻将爱好者,基本每天晚饭后的娱乐活动都是打麻将,玩到半夜才回家是常有的事,他曾有长期吸烟和酗酒史,8年前被诊断出肺部结节、高血压和酒精肝,之后戒烟戒酒。
突发脑梗,打工人半身瘫痪。家住贵州的老唐是一位朴实的打工人,来自农村的他一直以来身体素质都不错,虽然平时也有抽烟喝酒的习惯,但身体也一直没有太大的毛病,四年前查出高血压后也没太放在心上,发病之前仍然离家在福建打工。
“父亲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鼻饲管、氧气管、导尿管等各种管子,只剩手指能动弹。我问他是不是很难受,他看着我,眼角流出了泪水……”小张今年25岁,最近辞职准备考公。他的爷爷已经脑梗瘫痪7年,每天都要人喂饭喂水喂药换尿不湿,伺候大便,一家人累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