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一本《赤脚医生手册》,这本书虽然是刚解放后不久出版的,但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实用的价值。第二章是除四害,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没听过四害这个名词了,四害指的是苍蝇,蚊子,老鼠,臭虫,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尤其是居住环境改善后,臭虫、虱子基本上见不到了,老鼠也很少见了,有些鼠类已经成为人们新宠物。
那天在云洲收藏品市场一地摊上见有一本《“赤脚医生”手册》,品相不错,摊主开价20元,我很快买下。这是我熟悉的一本书,该书由当时的中医学院等编写,“上海出版系统出版革命组”编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上海东方红印刷厂印刷,书价1.30元,印数46万册,其中塑套本26万册,1969年12月第一版,系内部发行。
“今天我有意不透露自己的病痛,但是您仅靠诊脉,就说得这么精准!”一位从天津慕名而来的患者,在经过王九一面诊后激动地说。在廊坊,有一位老中医,以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赢得了众多患者的信赖。他就是今年74岁的王九一,从初心到仁心,一生都在为行医奋斗。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为了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
缘,谁也说不清楚,却又让人不可不信。我家与《赤脚医生手册》这本书结缘五十余年,无论是学习、参考,甚至治病救人都是大有用处。深红色塑料书皮,1970年9月出版,书页已经有些泛黄,扉页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等语录。
泛黄的书页间,似乎还残留着岁月的温度,那是一本老旧的《赤脚医生手册》,封面早已磨损,书脊也用胶带粘贴了多次,却依然被奶奶珍藏在柜子的最深处,偶尔翻开,那些手绘的人体穴位图和密密麻麻的药方,总会勾起我童年时期的回忆,记忆中,每当邻里街坊遇到头疼脑热,奶奶总是第一个带着这本“宝贝”前去帮忙,她不识字,却能凭借着图画和口口相传的经验,用针灸或者草药,帮助许多人缓解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