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马格叫呀嘿咳,春天斑鸠叫呀嘿咳,斑鸠里格叫得亲,是格里格叫得好,依呀依子哟……”7月12日10时50分,在赣南名歌《斑鸠调》改编的《斑鸠唱新调》音乐中,2016年“春雨工程”江西文化志愿者西藏行“赣南采茶歌舞”专场演出在以布达拉宫为背景的宗角禄康公园正式开始,该专场演出也是
中新社江西安远3月12日电 题:赣南采茶戏:悠扬山间四百年 古韵新声续茶香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春天麻格叫呦吼嘿,春天斑鸠叫呦吼嘿,斑鸠哩格叫哩起,实在哩格叫得好。”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采茶戏大剧院,演员唐珺唱起《斑鸠调》,清亮的音腔伴随明快的曲调,让在场观众嘴角不自觉上扬。
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好戏曲人才培养,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中共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小梅花 朵朵开”第25届“中国少儿戏
赣南采茶戏俗称“灯子戏”“茶篮灯戏”,它以贴近生活的内容、幽默风趣的语言、短小精悍的“三角班”体制,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拟动物形象的表演艺术,活泼明快、优美抒情的民歌音乐,配以勾筒正反弦与民间锣鼓的伴奏形式,加上头戴“一把抓”、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的独特服饰,形成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风格,深受客家人的喜爱,成为中华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一个珍品。早年,客家先民落户赣南山区,为了生存,依靠勤劳的双手在山上垦荒种茶。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上演以来,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得到许多知名戏曲研究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再看赣南采茶戏《一个人长征》,又一次验证了我去年在赣州看首演的感受,这是一部张曼君的“灵魂之作”,洗练简洁的舞台上,导演仿佛是手执仙女棒的魔法师,自由挥洒,纵情飞扬,如入无人之境,有着不可阻挡、令人着迷的魔力,她制造了舞台的幻境,一气呵成,几乎浑然天成,同时也准确地控制着观众的心跳,与舞台同频共振,台上台下共同完成一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复调大合唱。
源于明末清初,在民间“茶篮灯”、“采茶歌舞”、“三脚班”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赣南采茶戏,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客属乡亲的喜爱。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赣南采茶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宾茂向学生示范“开扇”。 刘娟 摄中新网赣州6月9日电 (姜涛 刘德昌)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在江西赣州市文清路小学叶坪路校区,一场赣南采茶戏课例研讨暨世界非遗日宣传展示活动在课堂上举行。同学们在传承人陈宾茂的指导下学习赣南采茶戏。
上集《茶童戏主》是赣南采茶戏唯一保留完整的一出大型传统剧目,是根据流传在赣南山区的茶山故事整理而成的。本片是根据此剧改编的同名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9年(原名《茶童哥》,根据高宣兰整理、王军执笔的一九六二年演出本改编),著名导演吴永刚执导。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剧照。黄影 供图长江网讯(记者包孟 通讯员黄影)5月30日晚,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参演剧目、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创演的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首义剧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