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近日,华理学区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交流活动,共同探索劳动教育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华理附小以“一米菜园”课程为例,并结合本校创编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对劳动的认识更深刻,体验感更强。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2023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积极探索,开发了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但正如《意见》所指出的,校本课程建设“还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12月11日清晨,长沙铁路第一中学音乐教室中传出阵阵清亮歌声,该校陈晨老师正抓紧练习。当天,长沙市2024年校本课程“品质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在该校举行,他将代表学校参赛,带领学校胡萝卜合唱团进行一次有趣的课堂展示。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
三湘都市报12月1日讯(通讯员 张艳 全媒体记者 和婷婷)聚焦课标下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11月30日上午,长沙华夏学校举行了主题式校本研修开放日活动。同时,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徐文胜亲自为学校授予“黄佑生名师工作室校本研修基地校”的称号。
6月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定位不准确、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育人功能。
为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培养,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践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学校决定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目标1.
《学种水稻》选自桂林市胜利小学劳动课三年级校本课程群”躬耕劳作”的内容,是该校《小学劳动教育“食艺·耕艺·创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教学成果。为充分发挥劳动课程的育人功能,以劳启智、以劳树德、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美术组教师正在上校本课程“衍纸”。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供图研究是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校本教研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内燃机”,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吸铁石”,其质量左右着学校研究的质量,进而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