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当前,导管消融治疗已经成为减少房颤复发、提高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主流选择。然而,病人病情复杂程度不一,房颤诊疗水平良莠不齐,并非所有房颤患者都能享受到导管消融治疗带来的利好。福利来了!
原标题:心房颤动能否根治?“近日气温骤降,有人调侃道这不叫降温,而是‘速冻’,寒潮席卷申城,一些人出现了心慌、胸闷、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而误以为这只是降温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其实这些正是房颤的主要症状。
房颤是一种复杂的心律失常,可能继发于心肌缺血、结构性心脏病和其他系统疾病。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房颤患病率为1.6%,预计患者高达2000万。总心慌就是房颤吗?需要做哪些检查?房颤为何会引发中风?6月6日中国房颤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房颤。
如果心脏失去正常的律动,生命也必将受到威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便是这种最常见的心率失常之一,发病时心房率能达到惊人的350-600次/分(正常情况下为60-100次/分)。房颤会引起脑梗死及其它血栓事件,使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增加2倍!
近期在国际著名心律失常专业杂志Europace上再次发表了上海市胸科医院房颤中心刘旭教授团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根据这一临床研究,刘旭教授团队在国际上提出了最新阶梯式消融策略。这一策略与以往国外策略最大不同是:1、强调反复标测;2、强调房颤要终止为终点。
心房颤动(AF)是指心房以不规则且通常快速的方式搏动,这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脑卒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约为2%—4%,而在80岁以上人群中则高达7%—10%。
东方网通讯员姜伟峰、记者刘轶琳9月4日报道:器官天生异位,心脏长到了右边,还患上了房颤,这样的“异常”情况该怎么治?日前,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房颤亚专科主任刘旭教授团队成功救治了这样一位特殊患者,完成了首例“镜面右位心合并下腔静脉离断、经颈内静脉途径房颤导管消融”手术。
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全球患者已超过6000万,在中国约有1000万人受其困扰。这种疾病不仅会引发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更可能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等致命并发症——据统计,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是普通人的5倍,死亡率则高出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