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颜值、新场景、新赛道!保定,开启“宝地”之门半月谈记者 王文华 苏凯洋保定本属“宝地”,是北京周边最早因北京而兴的城市。近年来,保定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两大机遇,精心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以“新颜值、新场景、新赛道”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开启“宝地”之门。
坚持文化为魂、非遗为魄、老字号为神、商贸为辅理念,打造一条集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城市生活、主客共享为宗旨的直隶第一街精雕细琢,有思念、有味道、有故事的西大街正在提升改造中保护修缮5处文物、9处历史建筑本体,贤良祠、第一客栈、杨继盛祠堂、协生印书局、稻香村等现存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西段
鼓楼下部是一座高约 8 米、东西长 18 米、南北宽 12 米的台城,台城当中南北开一券门,台城上是一座高约 12 米、明三暗五、双檐歇山式阁楼,头层北面檐下横架一面大鼓,南面檐下悬挂“丛胜楼“ 大匾,二层檐下悬挂一方乾隆御书“福”字匾。但这块石佛砖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拆除南门城墙后就渺无下落了。
在坊间,关注东、西大街的保定人很多。自本报“东西大街探文化”系列报道推出以来,不少市民通过电话、邮件、信件等方式,为东、西大街的未来,给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这些短则只言片语,长则洋洋洒洒万余言的文字,都是出于对东西大街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