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其他帕金森病人服药后肢体变得灵活,我却没有效果?”“我老伴已经无法独立行走好几年了,还有手术机会吗?”近日,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神经外一科副主任张建斌的诊室,69岁的林大爷(化名)在老伴的搀扶下道出了心中的苦楚。而疑问的根源,是在于对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理解出现了混淆。
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区别在于它的病因不同。·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是因为大脑里面有器质性的损害,比如一些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苯中毒,再就是脑出血、脑梗塞,再就是脑外伤,还有一些甚至药物引起,包括精神科的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类帕金森综合征,这些都可以导致产生类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
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220万的帕金森患者,帕金森病对人本身是不致命性疾病,但可致残,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引起各种并发症被称之为“不死的癌症”。
老伴知道自己患了帕金森病,60 岁后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怎样调理?过程很艰辛也很痛苦。临近退休的前几年,老伴走路总觉得左脚不舒服,不听使唤,但是打打篮球跳动跳动又无大碍了。我经常劝老伴去医院看看,医生检查了就说做针灸,开了半个月的针灸理疗。
新华社兰州4月11日电(记者王紫轩 任延昕)前不久,63岁的樊月琴第二次来省会兰州复查帕金森病,她不再像7年前确诊时那样惊慌失措。2017年,樊月琴开始出现频繁手抖的症状,严重时一度端不住碗、夹不起菜,她以为自己“只是老了”。确诊帕金森病后,她久久无法接受:为什么偏偏是我?
以往大家都认为,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病,然而近些年,越来越多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被诊断出患上帕金森病。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刘希尧:常见的都是50到60岁才发病 那么现在有30岁、40岁,到我们门诊以后 他已经可能发病都5到10年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如今,中青年患帕金森病概率增加,医生建议,对于帕金森病来说,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意义十分重大。
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运动症状就是运动迟缓和震颤,如果患者出现了震颤,一般都会怀疑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在运动症状出现前10年,患者可能出现各种非运动症状,如便秘、焦虑、抑郁、失眠、睡觉时大喊大叫等,当这些现象合并动作迟缓时要高度注意,及时就诊。
手是我们身上最为灵活的部位之一,能完成很多精细的工作,如果手指出现什么不适症状,就会影响我们正常的手部活动。尤其是当手麻出现时,除了会影响手部运动,还可能预示这些疾病。短时手麻:正常午睡过后整条手臂麻木,像是无数只蚂蚁爬过,休息5~10分钟后“麻”会逐渐消失。
今天是跟师乐陵市中医院急诊科陈勇主任的第三次,陈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业界威望极高。有一男性患者,66岁,患震颤性麻痹证多年,辗转治疗,遍服药物,疗效不佳,遂来诊。给陈师检查询问,此证为帕金森病无疑,药物对症,乃服用方法及药量需要调整。
嗅觉减退,表情呆滞、行动迟缓,当您身边的老人开始出现这样的症状时,您需要留意了,因为这些症状往往和帕金森病有关。因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帕金森病在国际上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54岁的阿尼,曾经是驰骋在草原上的康巴汉子,是家里的顶梁柱。
患了帕金森这种“沉默的杀手”,只能眼睁睁看着病情不断恶化而“束手无策”?未必……记者了解到,来自易可中医院连锁的“魏氏脑病”正式推出帕金森“60人小组”计划,招募60名病史十年以内、病程处Ⅳ期之前的原发性帕金森患者,来自上海的帕金森中西医专家联手管控,助力“更有质量”的生活。
“帕金森病晚期患者,身体僵硬,照料难度非常大。我们在医院看到,有的患者手都掰不开。”近日,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院长吕泽平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提到了帕金森病患者的照料负担难题。我国目前约有365万帕金森病患者,预计2030年将达到5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