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南宁4月21日电(记者周仕兴通讯员万乐之)“尼的呀,尼的呀,美丽的广西谁能不爱她……”4月21日,随着青年演员与各族群众和着《广西尼的呀》翩翩起舞,以“潮起三月三,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2023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拉开序幕。
2017年12月他出版新著《天籁地声——广西情歌之旅》,在2019年9月获取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铜鼓奖”,看上去还正在兴奋劲头上,却接着在2019年10月立刻捧出一部新书稿《天歌地唱——广西当代山歌笔记》,直让朋友们有旋风之感。
广西是山歌的海洋,但是对于广西的山歌比如它的来源,山歌种类,唱山歌的人都有了解吗?1961年,苏里执导、黄婉秋主演的风光音乐故事片《刘三姐》在全国上映,这部集广西自然风光、山歌文化于一身,充满真善美的作品一经问世,便风靡全国,成为国人心中的经典。
周日的北京地坛公园北门处锣鼓阵阵、人气十足,伴随着强劲的鼓点,来自梧州藤县的醒狮在高低错落的梅花桩上攀高跳跃、腾转挪移,以技术和美感俱佳的狮舞喜迎各地宾朋共赏广西非遗艺术展演,赢得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梧州藤县的醒狮表演 盛佳鹏 摄中新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 应妮)“咚咚隆锵,咚咚隆锵……”伴随着强劲的鼓点,来自梧州藤县的醒狮在高低错落的梅花桩上攀高跳跃、腾转挪移,以技术和美感俱佳的狮舞喜迎各地宾朋共赏广西非遗艺术展演,赢得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新华社南宁9月15日电 题:白天做筏工 晚上当演员——广西阳朔文旅融合促就业。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当地不少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全天候”就业。当饰演“刘三姐”的演员乘着小船、唱着山歌缓缓出场,《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剧场里响起阵阵掌声。在“刘三姐”乘坐的小船上,一名“渔民”头戴斗笠,稳稳地划着船桨。这名“渔民”叫周仲荣,是阳朔县兴坪镇画山村村民。从2010年起,他就在剧场当演员,现在专门为“刘三姐”划船。“我这个工作挺重要的,因为‘刘三姐’是这场剧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