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情况。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黄红光介绍,近年来,全省水利系统全方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推动水资源节约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
精打细算写好“水文章”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水是最大的刚性约束。多年来,山东以占全国的1%水资源总量,养育了占全国7.2%的人口,灌溉了约占全国5%的耕地,生产了约占全国8%的粮食,贡献了占全国7%以上的经济总量,这背后是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山东报道很少有人知道,山东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以占全国1%的水资源,灌溉约占全国5%的土地,生产全国总量8%的粮食,养育约占全国7%的人口,也支撑着约占全国7%以上GDP总量的地区。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作为农业大省,山东今年粮食总产占全国8.1%、居全国第三位,粮食增量占全国增量的12.6%、排名第二。2023年山东全年粮食总产1131.
它是中国最不好惹的省份。34个省级行政区在祖国的怀抱里茁壮成长,都为了祖国的发展不懈努力。但偏偏它不一样,它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41个工业大类齐全的省份的经济大省,它的工业规模程度,连广东浙江看到都要避让三分!那么它是谁呢?为何会说不好惹呢?工业大省山东是对工业重视程度最高的省份。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9日讯 粮食,一头连着农田,一头连着餐桌。粮食产业经济涵盖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是粮食供求的“蓄水池”和“调节器”。甲辰龙年第一站山东人做事情,从不拖拖拉拉。春节刚过,粮食人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全国行。
春日的杭嘉湖平原,星罗棋布的鱼塘边油菜花盛开,鱼塘内转动的增氧机泛起阵阵水花。南浔区菱湖镇陈邑村,杨阿方正将饵料撒向鱼塘,鱼儿争先恐后朝着食物的方向聚集,水面瞬间变得喧闹。养了一辈子鲈鱼的杨阿方,对这条鱼再熟悉不过了。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鲈鱼的价格仅有7元/斤,到了历史最低谷。
10月24日,山东省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前三季度山东全省生产总值为719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731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914亿元,同比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9336亿元,同比增长4.9%。
文/董光强说起山东和东北的渊源,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闯关东”了吧。这一次,出差辽宁,跟粮食有关——12月7日,由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承办的“齐鲁粮油”中国行沈阳推介会暨2023鲁辽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将举行。
【光明论坛】作者:常明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农产品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如章丘大葱、莱阳梨、潍县萝卜等农产品已经成为响亮的“山东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