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换卡片的小朋友带着一位年龄大些的小朋友来到家里,听了来意后才明白,大男孩是小男孩的哥哥,是过来要头天晚上交换的卡片的,孩子当然是不给了,大小孩伸手就来抢,我强行把昨天交换过来的卡片还给了对方,结果孩子哭的一塌糊涂。
在一家商店里,奥特曼的玩偶和卡片等占满了货柜。“小家伙自从和同学一起看了奥特曼连续剧后,现在每天都会对我做一些奇怪的姿势,嘴里还念念有词,仿佛这样就能从胸口发出射线打败怪兽一样。”家住海珠区的张女士最近正为5岁的儿子小雷犯愁。
本报记者 司宇萌 文/摄近年来,奥特曼卡在青少年中迅速流行,甚至成为中小学生的社交“货币”。有媒体报道称,在奥特曼卡上总花费万元左右的算一般爱好者,超过十万元的算是行家,当总花费上百万元后,就会在圈子里被称为“卡王”。那么,青少年在奥特曼卡上的“氪金”状况如何?
杭州的樊女士很烦恼,她有个10岁的侄子趁父母不在家,花了1300元买奥特曼卡片。樊女士认为商家可能存在诱导消费。然而,找店家退货却遭到了拒绝,无奈选择报警。在派出所里,民警联络了市场管理部门和街道调解员共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