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 在2022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基础上,近期,水利部启动京杭大运河2023年全线贯通补水工作,进一步发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综合效益,持续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助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原标题:京杭大运河连续三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近日,水利部启动实施京杭大运河2024年全线贯通补水。今天(20日)上午,随着位于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河北岳城水库水与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水、引黄水汇合,进入南运河。
4月4日上午10时,随着位于德州武城县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缓缓开启,汩汩清水奔涌而出,自山东北上入冀。与此同时,位于天津的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和新开河耳闸开启,漳河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供水、引滦河水等补水水源,流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相关河段。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3月20日,来自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岳城水库、潘庄引黄工程、引滦工程、官厅水库、再生水及雨洪水6个水源的水全部进入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实现有水,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
□周学泽“走文化廊道、进经济园区、看山东高质量发展”,京杭大运河这条轴线,是山东重要的生态走廊。大运河自苏鲁交界处的陶沟河口入鲁,纵穿济宁、泰安、聊城、德州等5市,在山东省境内全长643公里。4月3日,记者采访团来到位于德州市武城县境内的四女寺水利枢纽。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如果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是诗人李白的浪漫情怀和浪漫豪情,那么“运河之水凌空行”则是大运河淮安段的壮丽奇景。8月14日,“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 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一行来到了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工程,淮安水上立交枢纽,探秘运河之水如何实现凌空而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韩梅 白继开沉寂了80多年后的今天,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实现旅游通航了!从通州古城乘船南下,4个小时,一水之间,可直达河北香河。京冀美景一水牵,一幅幅壮丽画卷撞入眼帘。“二水会流”惊艳世界运河西岸,矗立着一座古塔,气势挺拔、直插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