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坐落于南海新区科创城,是山东省“十四五”重点新型研发机构,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与管理体制为依托,发挥中科院海洋所在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利用中试孵化总部基地、智能渔业装备示范基地、海洋生物种质创制与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海洋装备与健康海洋综合实验场陆海四大中试基地,搭建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智能工业养殖及装备、海洋牧场集成技术与设备测试等九大中试支撑平台,打造海洋产业中试设施完备、要素齐全、链条完整、人才集聚、孵化团队专业的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形成海洋科技产业集群和人才聚积高地。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评估结果,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科普工作室被成功认定为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在2023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上,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创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获得“人才兴威”突出贡献奖。
向实而生、向新而行、向融而兴、向强而荣,乘着威海入选首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的东风,威海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以国际化视野,全链式发展模式,做强服务贸易、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吸引了492家科技研发、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等企业入驻,成为创新型经济聚集区。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2022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结果,威海9家机构获评优秀等次,全部来自"1+4+N"创新平台体系。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是威海在此次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的9个平台之一。走进各大实验室,创新的思维"火花四溅",创新的实践"遍地开花"。
1月18日,在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应用牵引基地暨唐启升院士工作站揭(授)牌仪式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威海签订共建寻山藻贝种业研发基地、桑沟湾生态模式示范基地合作协议。至此,威海新增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应用牵引基地。
来源:【威海新闻网】走进经区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一栋栋现代化的办公楼宇拔地而起,已成为威海城市天际线的新亮点。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人才及平台入驻,如何营造筑巢引凤的“强磁场”,成了园区深入思考的问题。 建设“3.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8日讯 7月27日,中国(威海)新材料产业创新与发展大会暨2021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开幕。大会以“新材料·新动能·新合作·新发展”为主题,围绕威海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和相关企业人才技术需求,吸引了100多位院士专家、龙头企业负责人等齐聚威海。
来源:【威海新闻网】今年以来,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紧抓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机遇,因地制宜,聚焦数字技术和数字服务两个驱动要素,重点发展软件与IT服务,战略布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服务,加速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近日,省科技厅公布了“2023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名单”,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威海市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研究中心2家研发机构榜上有名,成功备案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截至目前,威海建设市级及以上新型研发机构50余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0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来源:【威海新闻网】乘着威海入选首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的东风,威海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以国际化视野、全链式发展模式,做强服务贸易、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硬招”“实招”,擦亮高质量发展“招牌”,释放出强大的“虹吸效应”。
记者 陈乃彰 通讯员 隗海燕 秦瑛康他们心怀科研报国之志,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研制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高端仿真测试装备,并一举拿下202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他们是2022-2023年度哈工大十佳研究生团队——智能电动车辆研究所研究生团队。
来源:【威海新闻网】今年以来,威海经区智慧谷产业园从营造良好环境、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挖掘产业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全面打造优良的软硬件条件和智慧化生态化产业发展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头部企业、科研机构、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向园区加速聚集。
来源:【威海新闻网】5月30日,威海经开区党群工作部、经济发展局、科技创新局联合组织开展青年企业家(青年人才)座谈会,邀请区内青年企业家,以及冲击新目标入库企业、后备库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优秀青年人才代表,与区直部门面对面交流,倾听发展心声,听取意见建议。
来源:【威海新闻网】这届青年人,青睐什么样的生活?智慧谷产业园区给出解题新思路:按照3.0版产业社区理念,建设“精致引领、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绿色生态”的精致活力园区,打造精致商务区、艺文活力区、生活配套区和青年活力中心,不断贴合年轻人智慧化、品质化、多元化的生活理念。
前不久,威海经区又迎来喜讯,在省科技厅公示今年通过审核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名单中,经区72家新申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审核,预计将连续两年新增数量高居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将达到140多家,比“十二五”末净增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