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在最新的采访中说到了自己的很多事情。唐尚珺今年35岁,终于是结束了长达16年的高考生涯。他曾经也谈过女朋友,是一段遗憾的经历,加上父亲的去世,让他很愧疚。大家认识唐尚珺,应该都是他的高考之路,为了心中的清华梦,一直在奋斗。
唐尚珺在大学校园红星新闻记者|陈卿媛2024年,唐尚珺从一名为清华梦高考16次的考生,成为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大学的学业压力和做自媒体占据了他大部分的大学生活,他常觉得忙不过来,有时也会恍惚,一股不甘涌上心头。入学后,有关唐尚珺可能再次复读的传言一直不断。
唐尚珺在大学校园红星新闻记者|陈卿媛 编辑|杨珒 责编丨魏孔明2024年,唐尚珺从一名为清华梦高考16次的考生,成为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大学的学业压力和做自媒体占据了他大部分的大学生活,他常觉得忙不过来,有时也会恍惚,一股不甘涌上心头。
来源:新黄河 9月1日,高考16次终于“上岸”的唐尚珺来到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报到,成为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新生。 1日上午,唐尚珺一到校门,就受到了学校迎新志愿者的欢迎。在比他年轻十多岁的师哥师姐们的带领下,唐尚珺来到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楼报到。
1月18日,正在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工程专业读大一的唐尚珺发布视频,公布大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考的科目全部都过了!”唐尚珺发布视频公布期末考试成绩2024年12月底,期末考试备考期间,唐尚珺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提到,考虑转专业和读研。
唐尚珺在大学校园红星新闻记者|陈卿媛2024年,唐尚珺从一名为清华梦高考16次的考生,成为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大学的学业压力和做自媒体占据了他大部分的大学生活,他常觉得忙不过来,有时也会恍惚,一股不甘涌上心头。入学后,有关唐尚珺可能再次复读的传言一直不断。
唐尚珺(右)在华南师大新生报到点办理入学手续 红星新闻记者丨陈卿媛 李雨果 赵牧“清华(大学)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8月31日晚,唐尚珺还是被问到这个问题,几小时后他就要乘火车到华南师范大学上大学。“我觉得清华其实是很多高三学子的梦想,可能我更加执着。
“希望大家能叫我珺哥或唐哥。叫叔的话,太尴尬了。”35岁的唐尚珺,前两天赶到华南师范大学,完成了入学报到的所有流程,也因此有了一个新身份: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大一新生。唐尚珺已经开始进班级上课。“叫叔的话,太尴尬了。
2024年,唐尚珺从一名为清华梦高考16次的考生,成为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大学的学业压力和做自媒体占据了他大部分的大学生活,他常觉得忙不过来,有时也会恍惚,一股不甘涌上心头。入学后,有关唐尚珺可能再次复读的传言一直不断。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馥梅9月1日上午,35岁的唐尚珺来到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报到,成为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新生。高考16次,他终于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大一新生”的蜕变。唐尚珺坐在南宁前往广州的动车上。图源唐尚珺社交媒体账号。
极目新闻 9月1日晨,35岁的大一新生从广西南宁搭上动车,前往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报到。连续高考16年后,他终于正式迈进大学殿堂。8月31日晚,唐尚珺发微博记录了自己在防城港十万大山农村家中的生活片段,他种下一棵小树,说“希望四年后你能成材”。四年后,也是他自己大学毕业之时。
唐尚珺接受媒体采访,他身后是华师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主楼。 唐尚珺在华师入学报到,签名确认。 迎接唐尚珺的除了年纪比他小一截的“师姐师哥”们,还有学院为新生准备的独立研发机器人“军团”。 D3657,这班平日运行于广西首府到广东省会的动车班次,暑假结束前后有不少学生用以出行。
2009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只得372分。在接下来几年里,他成绩逐渐提高,2011年达到475分,2012年达到505分,2013年达到530分,2014年573分考入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587分,2016年625分考入中国政法大学。
9月27日,唐尚珺晒大学第一节体育课的视频,他称因为乒乓球羽毛球比较热门,都被同学们抢完了,自己选到了高尔夫课程。唐尚珺表示:“没事,我也可以体验一下新的东西。”他开玩笑称,第一次见到高尔夫球杆,有点像锅铲,球是实心的,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连续参加高考16年的唐尚珺在2024年终于成为一名大一新生,曾经放弃了诸多一流名校的他最终也没能走进梦想中的大学。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唐尚珺表示:可能会在大三尝试考研,想考清华(物理学),难度挺大可能考两三次没“上岸”就放弃。
今年9月1日,“连续高考16年”当事人唐尚珺跳出循环,在35岁时成为华南师范大学的大一新生。一个学期过去了,12月23日,唐尚珺对南都记者感慨,大学生活不像之前那么单纯,只有升学这个目标。很多挑战都是全新的,明年要好好规划。12月中旬,唐尚珺说正在努力迎战期末考试。
视频摄制/张恩博纵览新闻记者 朱荣琛“不管怎么样,不能再往回走了。”12月中旬,广州刚刚降温,天气微凉,不时吹过的风也带着阵阵寒意。在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纵览新闻记者见到了唐尚珺。他穿着一件普通的黑色外套,一双运动鞋,一副黑色半框眼镜,清瘦、黝黑,还带着股学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