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理 ·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呀“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呀,你选冷门专业干嘛?再喜欢有什么用,毕业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呀,考公务员吃的是国家饭,一辈子衣食无忧,干嘛还去私企啊?”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呀,隔离老王家儿子条件那么好,你怎么可能会不喜欢呢?” ......
亲情,应该是世界上最可贵同时也是最廉价的一种情感。这句话并不矛盾,可贵之处在于无法用价值去衡量,但我们可以不用花费任何代价就可以得到它。亲情有浓有淡,它可以浓如血浆,也可以淡如冰水,冰冷而无味。“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为人父母,我们所做的的确是为了家庭和孩子,我们都想要给孩子最好的,"都是为你好"一时间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孩子的话语,恍惚之间却模糊了教育的边界,不小心成为了"侵入式"家庭教育,没有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成长空间,影响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其实我觉得,不是,恰恰相反,我们知道,但就是道理都懂,可是懂和做是两码事,父母和老师也是真的为我们好,可是有时候你们对我们的期望太高,再加上一旦我们达不到你们的那个期望,你们只会说“你怎么那么差啊,连这点都做不到等等”,可是你们没有问过我们,喜不喜欢,或许对于你们而言,我们就是小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可是,小孩子也有想法啊,谁规定小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呢?
承德新闻网9月24日讯(记者张涛)9月24日上午,电影《都是为你好》,在平泉红海公司举行开机仪式,并于当日开始拍摄。此部电影由中共平泉县委宣传部、北京华远广城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由著名导演李威执导,著名演员赵君、平泉籍小演员孙锡堃主演。
导读: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父母几乎都会把“我是为你好”挂在嘴边,无论是孩子小时候的衣食住行,还是读书或娱乐,无论是大一点后的选学校选专业,还是交朋友谈恋爱甚至结婚,父母总是想将自己的想法施加于孩子身上,可是这样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编者按语我们总是拿着为孩子好的借口伤害孩子的感情,当你再次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让自己静一秒,扪心自问之后再决定说还是不说吧。“都是为你好”这是对孩子最粗暴的借口!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点上,都显得出奇的吝啬。
| 永 远 别 对 生 活 冷 感 |前阵子趁着日本电影回顾展,溜进电影院看了今敏的《东京教父》。朋友是第一次看,我好羡慕,结尾的新年日出太梦幻了,在银幕上才最是美妙。BGM都停了,只有扬着雪花的风声和静谧呼吸,美得无话可说。这是今敏导演难得的温情作品了。
最近的一部热播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养父为了完成当年对老友(养子的生父)的承诺,私自更改了养子的高考志愿——由外语专业改为医学,面对养子的愤怒,这位养父理直气壮地表示“让你学医是你生父生前的心愿,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上周末,南京致远初级中学英语老师沈磊根据课本单元话题给班上的同学布置了一项实践体验作业:利用周末的亲子时光,为家人做一份手工作品,可以是一道美食一朵纸花、也可以是一件变废为宝的物件、又或者是一张充满心意的卡片…
在父母那个年代,科技也不发达,而且绝大多是人都是比较贫困的,吃了不少苦。但是近几年科技发展的太快了,父母的思维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他们思维的很大一部分都还停留在过去,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更是如此,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变得很差。但我们从小接触的事物不同,所以理解的也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