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峡县山茱萸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山茱萸之乡”和全国优质山茱萸生产基地。近年来,西峡县依托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优势,以山茱萸生态示范区建设为载体,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的模式,建立山茱萸GAP标准化种植基地。
来源:环球网 “现在到大雪节气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咱得赶在下大雪前把果子摘完。”日前,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桑坪镇张庄村的一片山茱萸树林里,郑副强和妻子正在用山茱萸果实采摘机采摘山茱萸。不一会儿,地上的黑网上就布满了一层红彤彤的山茱萸果。
栾川山茱萸鲜果果实椭圆形,表面光滑,色泽鲜红,晶莹剔透,状如玛瑙;栾川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2.4摄氏度,昼夜温差大,年日照2103小时,无霜期198天,年均降水量872.6毫米。
来源:中国日报网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山茱萸种植面积达25万亩,目前,全县山茱萸采摘已超七成,采收、加工、销售正有序开展,预计今年山茱萸总产量超过3600吨,直接产值超过2亿元,带动10万山区群众增收致富。
金秋十月,素有“中国山茱萸之乡”美名的陕西汉中市佛坪县迎来了山茱萸采摘季。谢光银说:“这是我嫁接培育而成的良种,它的特点是结果密集、又耐阴雨,果大、肉厚。我现在才开始采摘,卖两块二一斤,收入现在有两千五百元左右,以后还有上涨,今年这个收入还可以。”
阳光讯(文/李茂武)秦岭南麓的佛坪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山茱萸的最佳适生区。据科研机构化验分析,佛坪山茱萸肉中维生素与皂甙含量之高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回望往昔,令人感叹。据《佛坪县志》记载,建国初佛坪全县境内只有不足百株野生山茱萸树,且没有人工栽培技术。
来源:【西安日报】眼下,位于秦岭南麓的山区县佛坪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而生长于斯的10多万亩山茱萸绵延横亘在这里的山山岭岭沟沟壑壑,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为漫山遍野的秋色增添了无尽的绚丽和芳香。阳春三月赏花,金秋十月看果。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万佳)霜降已过,百花开尽,落叶凋零,但郧西县三官洞林区漫山遍野的山茱萸却红了,远远望去,仿佛给山野披上了红色的纱巾,走近一瞧,颗颗山茱萸在阳光的照射下似红宝石般晶莹剔透,娇艳多姿。
来源:中国日报网 茱萸满山,映红山岗。11月22日,走进伏牛山深处的南阳市西峡县桑坪镇凉水泉村,果香四溢、山歌回荡。铺设网布、震树摇果、除处叶柄,果农郝得华麻利的收着茱萸果。“今年山茱萸(果)不稠,鲜果每公斤10块,成品每公斤65。
图为西峡县老界岭万亩山茱萸花开正盛。 杨永青 摄3月27日,河南南阳西峡县老界岭万亩山茱萸花迎来最佳观赏季。山茱萸是一种中药, 目前,西峡县从事山茱萸种植、购销、储藏、加工的农民达10多万人,山茱萸产业已成为西峡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图为西峡县老界岭万亩山茱萸花开正盛。
时下正值山茱萸收获季节,山西省阳城县蟒河镇1.5万亩山茱萸喜获丰收。目前,阳城县蟒河镇已建成300亩山茱萸产业示范园和10万株山茱萸育苗基地,同时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山茱萸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和传承,对山茱萸进行深加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多年来,西峡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的模式,山茱萸种植面积超过22万亩,枣皮年产量4000吨,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产值达1.5亿元,带动10余万药农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来源:环球网 立冬时节,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桑坪镇横岭村的山坡上、河岸边,一株株山茱萸树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子,把树枝压得弯溜溜的,煞是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山茱萸,一派繁忙景象。 家住在鲁家墁组的鲁世学这些天格外忙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万红 通讯员 聂金锋初冬时节,走进卢氏县汤河乡杨庄村,成熟的山茱萸果实如玛瑙般挂满枝头,色泽殷红,娇艳欲滴,伴着微风,一股股药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在林间,村民们肘挎提篮、头戴方巾,穿梭于一棵棵缀满鲜红果实的山茱萸树下,谈笑风生之间,采下一篮篮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