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始于冬至。在这个被古人称为“大如年”的节气里,唐代诗人杜甫的《小至》带着梅花香气而来:“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宋代词人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则透着一丝春意:“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来源:【三秦都市报】■魏益君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唐·杜甫《小至》)2022年12月22日5时48分1秒,农历壬寅年“冬至”。
来源:【闪电新闻】冬至节气咏冬至诗南朝宋 · 袁淑连星贯初历,令月临首岁。荐乐行阴政,登金赞阳滞。收凉降天德,萌华宣地惠。司瑞记夜晞,书云掌朝誓。12月21日是冬至。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二十四节气集解》载:“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来源:【中国教育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今日,我们迎来冬至节气。“至”有极致的意思,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是从今天开始,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此后白昼将会越来越长,度过这最漫长的一个冬夜,温暖和春意就在前方。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2023年12月22日,迎来冬至节气,民间习俗从这一天开始“数九”,标志寒冬到来。今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会逐渐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将慢慢变长。你知道冬至这天有哪些习俗吗?冬至这天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
冬至大如年传/统/二/十/四/节/气江苏卫视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文章,邀您共赏四季变换。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 22 个节气,冬季的第 4 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