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是太平洋中部绵延上千公里的一个大型群岛。在战略位置上非常重要。也正是因为有夏威夷群岛和阿拉斯加作为超级大国的两大海外州在其本土西侧。是面临亚洲大陆方面的两大前出的领土。因此让超级大国在自己的左侧,也就是太平洋方向,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的天然战略优势。
1943年,二战还没有结束,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就意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一个组织,要想真正的维护国际秩序,保障世界的安全局面,防止新纳粹和新军国主义的产生,还需要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而这个组织可以主动协调起来,共同对付世界上那些试图挑战和平,或者主张以武力扩张势力的那些国家。
写在前面:以前虽然对一战、二战比较感兴趣,但是往往都流于表面,看的东西以短小的文章和电影、视频为主,形成的观点流于感性化、事件化,比如斐迪南大公被刺是一战的导火索,二战中轴心国对其他国家的侵略的迫害,等等;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模糊的观点,比如一战与二战应该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是这个
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纳粹势力崛起,希特勒企图对外扩张,欧洲局势日益紧张。面对德国的扩张野心,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将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在1938年9月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纵容德国侵略。
最近,一位日本网友在网络上发声:提醒日本以及其他小国要警惕,不能在中美之间的“博弈”中消失。。。他认为,近些年,中美两国的竞争和对抗越来越激烈,全球格局也变得愈加复杂。日本要小心被夹在这场大国博弈中,避免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欧洲大陆,那片孕育了璀璨文明的土地,在经历了短暂的宁静后,再次被战争的阴云笼罩,1939年9月1日,德军的铁蹄踏碎了波兰的宁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就此拉开,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浩劫,将世界拖入长达六年的血雨腥风之中,而在这场战争的漩涡中心,德国的战略决策,特别是对苏联的态度,始终是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说,如果希特勒选择先稳固西线,集中力量对付英国,或许二战的历史将会改写,也有人认为,苏德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不可调和,战争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那么,德国究竟为何会选择在征服西欧后将锋芒直指东方的苏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