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来说,博士毕业后的归宿主要有:高校任职、科研院所、政府、国企、外企、博士后等。从上海某双一流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博士毕业后的去向来看,在就业行业和单位分布上,尽管教育和科研行业依然是吸纳博士生就业的主体,但博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选择进入非学术行业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题:产学研深度融合,体育装备企业与高校的“双向奔赴”新华社记者韦骅前不久结束的哈尔滨亚冬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冰雪浪漫”为主题的领奖服令人眼前一亮。据了解,这套领奖服采用的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是由安踏与国内服装学专业“领头羊”东华大学联合研发。
高校本来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高校由一个培养学生的学府,变成了科研基地。目前对于高校的老师,重要不是教学教的怎么样,而是把科研能力当成最重要评价。所以,现在由于科研项目在高校里扎堆,学校失去了质朴的学习气氛,这样的风气是好是坏呢?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盾构机”是隧道挖掘的关键设备,曾被国外垄断多年,每台的美元售价曾达到以“亿”为单位计算的级别。多年来,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持续攻关,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成功造出了国产盾构机,售价也降到了每台不到3000万元人民币。
现在高校的老师很多人呱呱叫,说规定的科研任务压力太重,还要搞非升即走,简直是没有人性。最近与中科院的一位朋友交流,听他讲了中科院研究所的管理模式,深有感触,觉得大学的科研压力,与中科院的相比起来,简直温柔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