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元朝时候兵荒马乱的岁月,这一年皖南城乡又出了叛军,头目姓李,心黑手辣,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情景,把个蛇蝎心肠的李头目看得有点儿发晕,正犹豫间,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四起,天昏地暗,似乎有千军万马奔来。
4月10日,安徽黄山市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一农民在村头的藕塘里种藕。他背后的棠樾七连座牌坊群,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
离开黄山后,我们沿着丰乐河,前往歙县。会先经过徽州区,而徽州区 1987 年才设立,是由歙县西部划分出来的。所以,我们在 2 天里拜访的几处牌坊就属于“以前的歙县”。凑巧的是,这几个村落,牌坊都还能成群!1 什么是牌坊?立于何处徽州的牌坊,多建于明清时期。但牌坊的起源,早在汉代。
若问起什么是江南,“苏杭”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其次忆吴宫嘛,白居易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苏杭之外的江南,我再补充一个,即是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徽州。所谓徽州,即是“安徽”二字的除安庆外的另半边。其一府六县,大致为今天的黄山市去掉黄山区,加上宣城绩溪,江西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