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2021年1月9日至1月11日,由友成基金会“编程·创未来”公益项目携手腾讯青少年科技学院、呼和浩特市社会工作扶贫促进会共同开展“创未来之师培训营基础班”(呼市站),通过腾讯会议以线上直播的方式成功举办。
2023职业教育论坛参会嘉宾合影。人民网呼和浩特12月8日电 (记者 林露)12月8日,以“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强国”为主题的2023职业教育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
万锦学校学生正在图书馆学习。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万锦学校学生正在上游泳课。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苏虎街实验小学科尔沁校区学生正在上击剑社团课。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苏虎街实验小学科尔沁校区管弦乐团。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金川校区师生服务中心反馈栏。
⇧点击蓝色字关注“青山圣水 大美新城”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的功能室,还有合唱、书法、足球、剪纸、摄影、象棋等各种社团活动……如今,走进呼和浩特市每一所学校,你都会感受到校园环境越来越好,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图片来源于资料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近日,赛罕区敕勒川绿地小学选派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六个学科的14 名教师走进清水河县城关镇第一小学,与该校教师共同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促进两校教育交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在数学课堂上,来自两所学校的数学教师围绕一年级“求原来有多少”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
新建学校、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优化师资……外来人员子女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实习记者 巴雅苏勒摄影自呼和浩特市政府今年8月份提出户籍改革要全面开放户籍流动以来,大量外来人口“零门槛”进城,其子女教育也随之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家凝聚思想共识、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发展初心、主动担当作为,10月8日,呼和浩特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暨直属商会党务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举行。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始终把教育作为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围绕“宜学城市”建设目标,高位推进,优化整合职教资源,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贯通人才成长路径,努力开拓创新发展,以坚定的信心、有力的举措、明确的目标昂首阔步奋力迈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途。
8月22日,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呼和浩特市科技馆、呼和浩特市青少年科普学会、在富贵国际花苑小区共同举办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善传承、助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共有10余名儿童参加此次活动。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实践,集团化办学开创了首府教育发展的新局面,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动力”,拓展了学生发展的“新空间”。
“大家都行动起来联系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源。”这几天,呼和浩特市大学路小学滨河分校的校长代利清正在为寻找新的种蛋发愁。为了丰富“小骏马”科学实验室的物种,让学生们看到更多珍奇的小动物,大学路小学滨河分校正在积极联系各大养殖场、有关机构,准备购进种蛋进行培育。
经过两年的高标准建设,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2023年9月正式全面招生。饱和招生之后,能提供48个班2160个学位,辐射周边27个小区。整洁明亮的教室、先进的多媒体一体机、保护视力的护眼灯、崭新的课桌椅……目前,在校的530名一、二年级学生在这样优质的教学条件下,学习成长。
“水滴虽小,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实处,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细节,一个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利用细节去感染、教育、管理学生的人。
冬日暖阳普照着塞外青城呼和浩特。12月8日,以“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强国”为主题的2023职业教育论坛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百余所职业院校的书记、校长、职业教育专家等嘉宾聚焦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凝聚发展共识。2023职业教育论坛现场。
伴随着朗朗书声,记者走进内蒙古大学附属中学,校园环境优美静雅,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认真听讲,操场上同学们打篮球、跳绳……校园里处处散发着生机和活力。“内蒙古大学的很多教学资源和我们学校实现了共享,我们的教学设备越来越丰富,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了。” 该校学生常悦告诉记者。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力推进“宜学”城市建设,紧盯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自治区教育厅共建具有首府特色、领先全区的“区域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