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孤独症群体社会支持等领域,上海的社会组织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29日,在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的指导下,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以“关爱特殊困境儿童,‘我们’还能做什么?”为主题开展“沪社有为”主题沙龙活动,多家社会组织分享经验做法。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张恒 见习记者 苏梓晴 /文图“叮铃铃”的上课铃声响起。孩子们瞪大眼睛,手里紧紧攥着画笔,虽无法拿稳,仍尽力画着。这是一群智力障碍儿童,正在美术课上努力画画。这些孩子不能清晰地表达,当陌生人靠近时,会有攻击动作。但当校长毛新巧走来,他们便依偎在她身旁。
近日,一名9岁的特殊儿童深夜独自乘坐公交车时,不慎迷路。为确保孩子安全,真情巴士77路公交驾驶员赵炳娥暖心照顾,并及时拨打110求助,帮助男孩顺利与家人团聚。12月5日21时30分左右,赵炳娥驾驶公交车执行末班车营运任务。
□付颖(西京学院)6月12日,“聋哑爷爷带全家为特殊孩子服务30年”的词条出现在微博热搜,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据报道,在江西南昌,80岁的何兴武和妻子都是聋哑人士,30年前,他创办特殊教育学校用手语为听障孩子上课,妻子则照顾孩子日常,培养出近400名学生。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可能是失去父母的孤儿,也可能正身处困境……他们生活缺乏支持、学习缺乏帮助、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他们渴望母爱温暖,他们渴望亲情关怀……“姐姐和弟弟都被我纳入了关爱对象,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关爱,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报告》显示,中国0-14岁自闭症儿童患者超过200万人。由于公众认知淡薄、专业支持系统缺乏、教育资源不足,很多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仍被排斥在正常生活之外,患儿家庭在“自救”之路上,走得曲折而艰难。
在惠州市儿童福利院康教区,孩子们放学后在保育员的照顾下吃晚饭。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每天放学,护理员第一时间让患有地中海贫血的孩子吃药。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每天早上7时15分,一辆中巴车从惠州市儿童福利院(康教区)准时出发,送这里的孩子们去上学。
6月22日,在广州市越秀区残疾人联合会业务指导下,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以下简称“广州扬爱”)联合广东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家长组织工作委员会举办了第25届家长与专业人士交流会(以下简称“交流会”)。
【来源:株洲日报数字版_株洲日报】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滔 通讯员/陈艳除夕夜,烟花绽放,照亮了市儿童福利院的夜空。这里没有豪华的装饰,也没有热闹的鞭炮声,却有一群特殊的孤儿,他们绝大多数天生智障、残疾。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田甜 实习生 滕瀚莹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也是240多个残障家庭的“大家长”。来自湖南长沙52岁的徐友群,是一位智力残障儿的妈妈,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她倾尽所能帮扶面临同样问题的残障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