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银川1月14日电 (杨迪 马亚萍)记者14日从“2025宁夏蓝皮书”系列丛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1-11月,宁夏主要经济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态势。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3月14日,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宁夏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品牌“塞上绿电”。在北地750千伏变电站、宁东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波光粼粼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烁着蓝色光芒,仿佛一片能源的海洋。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宁夏作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新能源的利用率连续5年超过97%,“双碳”目标下,宁夏是如何推动能源转型发展?5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陈春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答了海报新闻记者的提问。
原标题: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宁夏)将在银川市举行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马学礼 李静楠7月10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宁夏)将于7月28日至29日在银川市举行。
来源:经济日报位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的宁夏中车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资料图片)宁夏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增长支撑较少,但近些年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均提升较快,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1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7.2%。
记者近日从宁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上半年,宁夏累计外送电量4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新能源累计外送电量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占全区新能源上网电量比例的36%。宁夏“西电东送”外送电量、新能源外送电量实现“双提升”。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马学礼 李静楠3月14日,记者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随着宁夏新能源的迅猛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宁夏诞生了“塞上绿电”这个新名片,成为宁夏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品牌。宁夏地处西北,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是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何玲“民营经济撑起全区经济的‘半壁江山’,创造了50%的税收、60%的研发投入、70%的就业、90%的市场主体数量,为宁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民营经济的价值被用“5679”来量化体现。
来源:经济日报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当前,多地正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并不断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推动能源转型稳步迈进。
新华社银川11月29日电 题:宁夏:“塞上绿电”持续充能 释放发展新动力新华社记者任玮初冬时节,驱车行进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腾格里沙漠边缘一望无际的光伏板铺陈延展,从高空俯瞰,仿佛一片泛着微光的“蓝色海洋”。
来源:【宁夏日报】7月28日,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宁夏)数字信息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在银川举办,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陈春平出席并致辞。陈春平指出,宁夏发展数字信息产业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在于风光资源丰富、绿电优势得天独厚。
经济日报银川7月27日讯(记者杨开新)作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宁夏是单位国土面积新能源开发强度最大、人均装机容量最高的省份。其中,吴忠市的表现尤为抢眼。截至2023年底,吴忠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698万千瓦、占宁夏全区的47.2%,清洁能源电力利用率达到97%以上。
来源:【宁夏日报】能源,在宁夏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宁夏,煤炭保有量321亿吨,全国第九;硅石储量50亿吨,全国第一;太阳能、风能资源富集,年日照时数超过2800小时,有贺兰山山脉等三大风带,非常适合光伏和风力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