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说的观念完全符合新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且作者本人又是蒙古族,于是,这本小说立刻受到各界的极大关注,首先它被发表在1952年1月《人民文学》首篇,《人民文学》也高度评价小说是一篇“写新的主题、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先进的力量,用新的伦理观念按和新的道德精神教育人民的” 好作品,在这种情形下,这篇小说很快被改编成电影,这就是于1953年上映的《草原上的人们》。
【千名老电影人寻踪(253)——于黛琴】No.1“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想必大家对于这首歌曲还是很熟悉的。这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敖包相会》。
凡是去内蒙古大草原旅游过的小伙伴,基本上都参加过那达慕大会,常规的内容包括:赏草原日出、日落美景,牛羊暮归和草原晨牧,高端游还要参加骑马、射箭、篝火、唱歌、跳舞等娱乐项目,这些项目中,有一个旅游符号不得不提,那就是-敖包。
《巴彦呼硕时间》演唱:游牧人组合作词:高山作曲/编曲:云图就在这样的时间晚霞里清风拂面我们踏着清清的草香漫步在巴彦呼硕草原 就在这样的时间月光下情意绵绵我们哼着悠悠的牧歌沉醉在巴彦呼硕草原 哦巴彦呼硕草原是我们朝夕相处的时间那些沾着露珠的往事镶嵌着我们爱情的画面 哦巴彦呼硕草原是
草原之声你有多久没有慢慢地 静静地倾听自然的声音了草原的声音深沉且温柔放空身心让干净而纯粹的声音带你走进大自然在呼伦贝尔的草原上看一场云卷云舒遇见半边晴空 半边乌云风起云涌处闪电雷雨交织泥土、植物清香弥漫雨点坠落万千草叶间整片草原欢腾起来逐渐视野变得朦胧那就闭上眼睛聆听吧草原上的
在我们的生命里总有一些东西是让人刻骨铭心的,岁月消逝中也总有一些东西是无法磨灭的。往昔的老电影已离我们远去,今天我们再次聆听那些老电影插曲,重温那些曾经的岁月,在优美的旋律中,找寻记忆中虽已淡远,却是熠熠闪光的东西...
他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乐团男高音歌唱家,1927年3月出生于吉林长春,1949年进入长影乐团,为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唱响,为多部影片演唱主题曲和插曲,一生演唱的电影歌曲多达200余部400多首,创中国电影歌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