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王潮歌大师课:还能怎样?”在桂林开讲。桂林艺术节艺委会委员、著名导演王潮歌向现场听众分享了“只有”“印象”“又见”系列实景演出的创作经历和创作情怀,在为听众带来思考与启发的同时,还为台下一批青年戏剧人埋下了坚持创作的种子。
近日,曾执导过《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等系列作品的知名导演王潮歌,在社交平台上连发三条视频:从北京去河南排戏,开车途中经过山西运城,便在这里“一脚踏入人间,一脚踏入了古代”……视频里,王潮歌笑称:“运城谁来只是为了看壁画,为了看古迹,为了探国宝啊,
中新社桂林11月30日电 题:用中国方式表达中国人的情感和世界观——专访中国内地导演、编剧王潮歌作者 杨陈 涂丽莎2004年,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印象”系列,开启了中国实景演出的先河;2013年,《又见平遥》等“又见”系列,首创了情景体验演出模式;2019年以来,《只有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9月17日,“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总构想、总编剧、总导演王潮歌,对其耗时八年打造的第四个“只有”系列作品进行了解读,“‘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不是演一个全本的《红楼梦》,而是演阅读《红楼梦》的读者,演书内书外的红楼世界。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谭思静记者 蒋肖斌一头标志性的长卷发,又酷又飒是王潮歌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继续聊下去,你会听出她京腔中北京大妞的性格。有戏剧学院的学生向她提问,担心自己因为理论基础薄弱而无法处理好故事的讲述,王潮歌说:“如果一个故事让你冲动,你自然知道如何处理它。
“每次创作都不能算作对过往的延续,我一直在颠覆自己。”王潮歌从“印象”系列、“又见”系列、到“只有”系列,导演王潮歌的作品几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一直在颠覆着人们对戏剧的认知、重塑着戏剧与在地文化的关系。蓬松的长卷发,爽利的北京腔,一双眼睛格外专注,对话时王潮歌给人干练飒爽的印象。
王潮歌是国内艺术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印象”“又见”系列演出的总导演、总编剧,“只有”系列演出的总构想、总导演、总编剧。王潮歌跟桂林很有渊源,这源于《印象·刘三姐》,而今年也是她第二次参加桂林艺术节的活动。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郭香玉)机缘是什么?可以理解为一种洒脱,一种无所谓,一份平常心,一种骨子里的争与不争,等等。在知名导演王潮歌的艺术生涯中,她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机缘,创作属于她的“印象系列”“又见系列”“只有系列”等非同寻常的作品。
王潮歌分享自己从“印象”到“只有”系列的创作心路历程。图片来源:桂林艺术节公众号“如果我还有机会能够为桂林、为广西再作贡献,我将不遗余力。”近日,在2023桂林艺术节举办期间,著名导演王潮歌再到桂林,谈及与桂林再度碰撞,她感慨道。
4月,河北廊坊某处。一座巨大的戏剧城正在敲敲打打声中初见容貌。这里距离北京王府井只有55公里,距离大兴机场只有半小时车程。这座城名为《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是导演王潮歌“只有系列”的第四个作品。眼下,所有的戏目都已排完。静候开园的王潮歌依然觉得恍惚,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不真实。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罗怀臻2024年8月24日晚,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首演十周年纪念场在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上演。众多《朱鹮》粉丝及舞剧爱好者从全国各地,甚至从国外打“飞的”专程来看演出——为了一场戏,奔赴一座城。如此盛况在国内近年的演出市场是较为罕见的。
在这里,你可以得到超乎想象的戏剧体验——对话作者,参悟生命与哲理;对话时光,重温青春与理想;对话读者,倾听内心的独白。日前,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简称“戏剧幻城”)开城,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探寻之门。
作者:王俊婷20多年来,中国的文旅融合演出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实景化与奇观化的道路:从最初的张艺谋、王潮歌导演的“印象”系列实景演出的平地惊雷、到宋城演艺与旅游产业的深度绑定,再到如今各地创排的独具特色的演艺项目,越来越多的文旅演出以更丰富的样貌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