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春日的泉城,趵突腾空映照科技新光,明湖烟柳勾勒产城新景。2025年开年之际,济南以“项目提升年”为抓手,在快发展与慢匠心的交响中奏响奋进强音——产业升级赛道竞速奔涌创新浪潮,民生提质工程精雕细琢幸福肌理,生态优化蓝图经纬交织山水文脉。
济南最早有历史记载是在公元前164年,设立济南国,历经两千多年,名称一直变化,从济南国,济南路,齐州,岱北道,济南市。济南市行政中心地址也一直变化,搬来搬去,行政中心先后在泰安,历城,章丘等地,济南市现在的行政中心建立却是在1929年。
谈起量子,人们常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但量子的概念对于很多非专业人士而言仍然陌生。“通俗来说,物理量里最小的单元都叫作量子,量子是可数的、不可分割的最小个体。比如,光子是光能量的最小单元,一个光子就是一个量子。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两天,山东省济南市迎来大范围暴雪天气,从1日晚上10点到2日晚上10点,济南市区的24小时累计降雪量达29.3毫米。这次降雪量大且急,影响范围广,给广大市民的交通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今天(3日)是暴雪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目前清雪除冰工作进展如何?
2025年伊始,济南以独特的节奏演绎着古老文脉与未来城市的交响。济南,这座泉水浸润千年的城市,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对高质量发展最诗意的诠释。 统筹规划,聚力发展项目从“项目突破年”,到“项目深化年”,再到“项目提升年”,济南扭住重点项目,不断更新拓展“项目库”。
①最近看到几条很夺人眼球的新闻。2025年全国两会上,济南重工研发制造的山东首台大直径地铁隧道盾构机“开拓一号”(模型),亮相山东省代表团住地“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特色展区。3月1日,全球首台南极氢燃料电池在南极秦岭站成功发出第一度电。
今年,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再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就在近日,济钢获批卫星制造资质,低空经济试飞接连破冰,太空中有了更多“济南足迹”。在这场空天信息领域的角逐中,济南从“0”到“1”再迈向“N”的密码在哪儿?获批卫星制造资质“圈内”名声渐响在济南能造卫星了!
来源:齐鲁晚报 3月2日,山东出现寒潮和大范围雨雪天气。3月2日下午,济南市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红色预警和暴雪红色预警。山东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刘畅表示,“双红”很罕见,济南降雪已达到大暴雪的量,历史同期具有极端性。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苏冉 外贸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3月13日,济南市商务局副局长刘燕飞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全市完成进出口2324.3亿元,同比增长7.5%,增幅在全省进出口总量前5市中排名首位,分别高于全国(5%)2.5、全省(3.
来源:人民日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5日 第 16 版)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聚全市之力打造“一年四季·‘泉’在济南”城市文旅品牌,景区门票订单量、游客接待量以及旅游总收入均达历史新高,全
郑州和济南作为我国中部和北方地区的重要省会城市,近年来都获得了新的发展定位。郑州被定位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而济南则被定位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从城市发展的多个维度来看,两座城市各有优势,难以简单地判定哪座城市的级别更高。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1.
2025年3月3日,雪后的山东省济南市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景美如画。图为济南市华山景区雪景。(徐舟摄/光明图片)2025年3月3日,雪后的山东省济南市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景美如画。图为济南市大明湖景区雪景。
“三、二、一,走!”四个男人的手隔着半化的雪,搭在小轿车车尾用力往前一推,车内司机配合着脚踩油门。发动机声响起,陷在原地的车开了出去。3月2日,山东遭遇寒潮和大范围雨雪天气,济南气温骤降近20摄氏度。前一天,济南气象部门发布了寒潮和暴雪预警,但这场暴雪的极端性仍让人始料未及。
1月14日,双泉庄村村民在大棚内管护高标准蔬菜。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双泉庄村利用山区优势,依托大棚等农业设施,发展锦鲤养殖、中草药种植、生态农业等,让冬闲变农忙,带动村民创富增收。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1月14日,双泉庄村村民在大棚内采摘草莓。
文|牛国栋古时济南不产茶,却是“南茶北饮”的中枢。济南出好水,甘泉润佳茗,自然是品茶者的乐园。古时齐鲁不产茶。但《晏子春秋》中记载,春秋时以国相晏婴为代表的齐国人,已开始用茶树鲜叶做菜。而陆羽在《茶经》中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皆饮焉。